第五卷 經營可以亂,頭腦不能亂(2 / 2)

拓展透析

成功的人是有能力的,但也是更容易犯錯的。因為一個人一旦成功之後,就會產生一種自我崇拜的意識,會覺得自己很偉大,能夠做別人之不能做。也正因為此,才導致了一種現象,那些成功者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一個曾經成功的人,所犯的錯誤以及失誤後產生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像一個普通人,在工作上出了點差錯,往往隻是同團隊的人遭受些損失,而且很好彌補。但如果一個企業家在工作中出了差錯,那麼遭殃的就是一個企業了,而且,往往還是難以彌補的。

這樣,作為一個企業家或者一個成功者,就要更加小心謹慎,仔細決斷。在這一點上,著名的女富豪張茵就做得很好。張茵是玖龍紙業的領頭人,近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不過,雖然她的公司做得很大,她卻並沒有產生一種自大的意識。

在2013年年初的一次訪談中,談起企業未來的發展,張茵說,自己隻想要企業良性發展,並不想追求全球最大。在一般人眼裏,這或許是一種沒有大誌向的想法,但隻有真正的企業家明白,這才是經營企業的最好方式。不給自己設定目標,隻是默默引領企業前進,隻有這樣的做法,才能讓企業一步步成長,最終成為業內的標杆。如果一味去追求宏大的目標,那麼難免會陷入過度追求暴利和盲目擴張的怪圈,也便無端地給企業帶來了很多危險。

在發展麵前,人是要有一點舍的犧牲精神和清醒的頭腦的。如果過於盲目,一心盯著利益,隻想著如何獲得,那麼遲早要出問題。

其實,張茵是有跨行業發展的能力的。她的公司前兩年的時候曾做過房地產開發,而且做得還不錯。在一般人眼裏,房地產是一個很賺錢的行業,既然有了前期的經驗積累,那麼不妨進一步嚐試。可是張茵沒有選擇這條路,她的決定是,公司開發的項目作為內部辦公使用,不出售,也不做後續跟進開發。

張茵的做法,也是很多其他成功企業家的做法。他們所以能成功就是能夠保持清醒,懂得一步步往前走才保險的道理。

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是固定的,一個地基能夠承受多大的建築也是有極限的。隻有在這極限內,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水,才能建成自己滿意的建築。如果讓它們承受太多,那麼不僅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會讓水桶破裂,或者建築垮塌。

經營企業也一樣,是有發展限度的。這個限度不是規模上的,而是速度上的。如果有一個合適的速度,那麼企業總有一天會成長壯大,如果擴張速度過快,那麼遲早會導致企業的虧損。

作為一個管理者,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定位,也要對自己的企業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要有可持續發展的精神,不要想著天上掉餡餅的事,更不要被短期的利益蒙蔽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