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經營可以亂,頭腦不能亂
第一章 什麼都可以亂,但頭腦不能亂
局麵越亂,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否則就會陷入困境。
其實,解決危機的唯一秘密就是犧牲。每次危機都有利益權衡,不敢犧牲就沒有勝利;中年男人要保持這種犧牲精神,堅持理想是唯一的心理支撐。非常感謝的是2005年去世的王魯光,他告訴我要“守正出奇”,現在我辦公室牆上還掛著這幾個字。在最難熬的日子裏,這4個字提醒我不要老想著弄熱鬧事,要控製住基本麵。古法說奇正之術交相為用,一個人老是出奇,奇多了就成了邪,要以正合以奇勝。我以這樣的心境看老莊,不看表麵強悍的書(如《四書》《五經》),看終極強悍的書(如《老子》《莊子》)。老莊其實是很強悍的,比如欲擒故縱、為而不有。儒家大都是注重形式,沒有老莊強悍。
——摘自《野蠻生長》
背景分析
馮侖是一個商人、企業家,但同時也是一個文人,他不僅有諸多文字成冊成書,更是有文人那種關於人生關於世界的思索。正是這種熱衷思索的精神,讓馮侖有了跟其他企業家不一樣的氣質。馮侖思考的範圍很廣,不僅有商業上的還有社會和文化層麵的,當然更多的是關於人生的。最可貴的是,他可以將對人生的思索應用到自己的事業上,也正因為此,他才能有如今的成就,關於犧牲精神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紀90年代初,是房地產業的發展期,也是這個行業的瘋狂期,那時候人們瘋狂逐利,拚了命地想把自己的事業做大,因此采取了很多自殺式的經營方式。比如很多企業就是大範圍擴張,借錢去做生意,結果往往就是規模大了,表麵盈利多了,但同時負債也更多了。馮侖等人建立的萬通地產也經曆過這一階段,不過他們最終停止了瘋狂,止住了發展,重新回歸了理性。想要做到這點,是要有一種犧牲精神的,因為犧牲的背後,就是對利益的淡漠和不在意。這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精神,它可以讓人保持頭腦的清醒。
有了這份清醒,自然就能將自己的事業做得更大;如果沒有這份清醒,而是錯判形勢,那麼,即使企業不走向毀滅,也要遭遇重創。馮侖有這份清醒就是出於他的信條,即犧牲精神,守正出奇。
他守的正,說白了就是一種狀態,讓企業循序漸進,可以良好運行的狀態。有了這個基礎之後,碰到機遇,他就可以第一時間抓住,因為他的根基打得牢靠;而遭遇變故的時候,他也能有更多的回旋餘地,因為他的良好根基,為自己贏得了更大的周轉空間。這一切,都源於清醒的頭腦和愛思考的心。
做企業,其實跟做人沒有太大的差別,一個人,如果懂得犧牲、奉獻,那麼他也就有了一種舍的心態。這種心態可以讓他在巨大的誘惑麵前保持清醒,而清醒正是一個人成就自我的基石。企業也一樣,一個企業家,如果有犧牲和奉獻的精神,那麼麵對機會的時候,就能夠保證不瘋狂,他不僅能夠看到其中的利益,更是能夠看到其中的風險。這種風險意識,就是保障企業良性發展的最好的基石。
管理者在春風得意的時候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在遭遇挫折的時候,一定要保持頑強的鬥誌。得意時清醒,可以避免因自大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失意時堅強,可以保證自己還有重新再來的機會。而這一切,必然要有一定的犧牲精神作為後盾。隻有有了一定的犧牲精神,才能獲得一種達觀的心態。當一個人抱著犧牲的態度去做事、做企業的時候,麵對巨大的利益,自然不會被衝昏了頭腦。保持頭腦清醒,自然就有正確的決斷。那些自大衝昏頭腦的人,注定會遭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