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把生命當成一本活的書
把生命當作一本活的書,我們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作為一個董事長,不能不讀書,讀書不能隻讀一本書,讀一本書又不能隻讀幾句話,讀幾句話又不能永遠照搬去做。要把書當作營養,而不能當作一個食品。我們在中間是找營養的,不是去找食物的,更不能把它生吞活剝吃下去就完了。廣泛讀書,然後汲取每一本書裏的營養,變為自己的血肉,生命力才能旺盛。而不是吃了麵包長麵包,吃了雞蛋長雞蛋。慢慢地把書融合在生命當中,把生命當作一本活的書,我們的企業才能走得很遠。
——摘自《董事長懂事才能長》
背景分析
2003年,馮侖順利通過了法學博士論文的答辯,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係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的博士畢業生。當別人問他為什麼經商多年之後依然要讀這個博士的時候,馮侖回答說,他並不看重學曆,而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量。
馮侖是一個熱愛閱讀的人,也是一個熱愛知識的人。他不像有些企業家那樣,隻是做出一個尊重知識的姿態,偶爾去參加一些並沒有任何含金量的“總裁班”,而是真刀真槍地付出了3年,結結實實地“啃”下了一個博士學位。他這麼做,原因很簡單,不過是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他是奔著知識去的。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完成原始積累、帶領企業成長壯大之後,要麵臨很多前所未見的問題。這時候,如果單靠創業中積累的那些管理經驗往往就不夠用了,他還要有更為高遠的謀略和眼光。而這些,以往的經驗是無法給他的,隻能靠紮實的讀書和學習。
馮侖曾說:“其實人和人在肉體上沒什麼差別,都是100多斤肉,從生物學的角度上說都是一樣的,差別是在靈魂上,你的精神世界有多大,你的視野就有多大,你的事業就有多大。我認為,一個人事業的邊界在內心,要想保證你事業的邊界不斷增長,就必須擴大你心靈的邊界,那麼,學習是唯一的途徑。”
這並不是在鏡頭麵前的客套話,而是馮侖內心的真實想法。馮侖是將生命當成一本書的,他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依靠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深刻,擁有更強的理解能力,從而能夠讀懂生命這本書。他也認為,在讀懂生命之書的過程中,所經營的企業也就不會遇到什麼困難了。這就是馮侖的經營管理之道,靠知識武裝自己,打好商業戰爭。
馮侖愛讀書,也會讀書。其實很多像馮侖一樣的成功人士,也是有閱讀欲望的,不過他們總有很多煩惱。第一是覺得沒有那麼多時間,第二是不知道該讀什麼書。所謂的不知道該讀什麼書,並不是自己沒有一個閱讀範圍,而是現在的各類圖書太多,魚龍混雜,沒有一個很好的篩選辦法,通常是拿起一本書,讀了幾十頁發現枯燥無味,毫無營養,隻能放下。而在這過程中,時間和精力已經浪費了。
在這方麵馮侖有自己的辦法,他說,挑書的時候,要“看頭看尾看書評”。這樣就可以分辨什麼是好書、該讀的書了,而且有些書經過這樣的一番考察之後,就已經明白裏麵說的是什麼,不需要整本閱讀也能體驗到其中的妙處。這是一個既省時間又有效率的方法。
馮侖讀書的時候還特別注重體驗。他說:“要把讀書看成你延續生命的一部分,你就會做到無時無刻不讀書,不必紅袖添香才夜讀書,每天通過讀書滋潤你的身體和心靈,讓讀書成為維持你生命的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