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一個創業者的故事,要忍受不喜歡的人和事,要能夠犧牲。
當然,這些也並不是白白付出的。馮侖說,有一次他領著自己的一個債權人去他住的地方,對方看了之後,很受觸動,跟他說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因為你是一個有毅力的人,從你做的這些,我知道你沒有拿著投資人的錢去揮霍,而是去努力了。這份鼓勵,就是對犧牲的回報。當然,事業的成功是對犧牲更好的回報。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的也必然是最貴的。想要得到就要付出,有一顆付出的心,必然能夠收獲自己想要的。
拓展透析
在一個企業或團隊中,管理者有更大的施為空間,但同時也要擔更大的責任,做出更大的犧牲。因此,一個管理者,特別是一個有理想的管理者,如果沒有一定的犧牲精神,那麼是很難成事的。
聯想的領頭人柳傳誌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一段時間,柳傳誌跟自己公司的合作者之間很不愉快,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誰也說服不了誰,常常是針鋒相對,決策上遇到很多問題。這時候,柳傳誌的做法就是,犧牲。他把最好的待遇、好房子、好車都給了合作者,而自己什麼也不要。他說,我隻要管理人的權力,要一個決策權,其他的都可以舍棄。
這就是一種犧牲的方法,如果你要成就自己的理想,那麼就必須付出常人所不願付出的東西。隻有這樣,才能有更大的空間。也隻有這樣,才能讓跟著你的人感覺你這個人可靠。
無獨有偶,另一個著名的企業家王石,也有過類似的做法。
在一般人眼中,王石是萬科的老總,自然是很有錢的人,可事實並非如此。在萬科建立之初,王石沒有選擇做老板,而選擇做了一個職業經理人,這就是一種犧牲。所以要做如此的犧牲,為的是萬科的穩健發展。在王石看來,如果自己做了萬科的老板,那麼所有的資產都是自己的,這樣就難免會因為太過在意利益而盲目求大,可當了經理人就不同了,不會刻意去追求利益,這樣更有利於公司的發展。最終王石成功了,萬科果然成了地產業的龍頭企業。
這就是犧牲精神的最好體現了。柳傳誌有理想,想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將聯想打造成國際企業,所以他要犧牲。王石也一樣,想讓萬科成為一家可持續發展的大公司,因此他也要犧牲。
這犧牲不是故意做出的高姿態,而是為了成就理想而必須做的妥協和退讓,是一種風格,更是一種智慧。
管理者想要做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是不容易的,更是無法僅靠自己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他需要別人的幫助,既然要人幫助,就必須犧牲自己的一些利益,給予團隊成員一些利益的讓步,隻有這樣團隊才能更加穩固。因此,如果一個管理者覺得自己的團隊有問題了,那麼就應該靜下來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從團隊中獲取的東西太多,讓別人不舒服了。這是一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氣度,也是一個領導者必須擁有的智慧。犧牲不是無限度的忍讓,而是一種讓事情更加圓滿的妥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