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構築拒毒心理戰線(2)(1 / 3)

愛因斯坦曾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交友是可貴的,但不交知心朋友卻是可悲的。引導你吸毒的朋友本身就心術不正,所以失去這樣的朋友不足為惜。中學生一定要在擇友的問題上做到謹慎小心,要學會拒看、拒聞、拒食毒品。

(三)不要因情緒低落解愁而吸毒

案例5:

程某,一個年輕有為的研究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憑自身的才幹開起了公司,並連年獲利。幾年間,他成了人人羨慕的老板,並如願以償地娶了心愛多年的女人。他對妻子體貼入微、關心備至。然而,百倍信任妻子的他卻無意間發現了妻子與別的男人約會。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麵對妻子的背叛,他第一次流了淚。痛心之餘,他與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也許,他從此以後忘記這一切,化悲痛為力量,就會在生活中變得更出色,更完美。然而,他卻每日浸泡在痛苦中,為解除煩悶,他連賭帶抽地成了賭、毒並稱的“雙料冠軍”,結果,“冠軍”易當,錢卻不太經用。僅一年多時間,他就耗盡了全部家當。沒有想到,一個出色的研究生僅因感情上的痛苦而情緒低落,走上了一條萬劫不複的死路。

逆境是達到真理的一條通路。“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在世間生活的某個人,從懂事起就會有喜怒哀樂,每個人都避免不了遇到傷心事,每個人都會有煩心的低穀時期,但我們要采取正確的宣泄方式。例如唱唱歌、進行一次超體力的運動、幹點家務活、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大哭一場等等,這都可行。但是切記不要用酒精、煙草、毒品來麻痹自己,做毒品的俘虜。

(四)要樹立遠大理想,積極參加健康的活動

中學生學習的壓力很大,參加一些活動有利於排泄心中的壓力。但有的中學生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學習簡直就是自我摧殘,應該做到及時行樂、瀟灑地活著。有這種思想的青少年一般都胸無大誌、生活盲目,成天不知道為什麼而活,於是為了尋求刺激,就會做違背常理的事。一旦他們染上了毒品,就不能自拔,親手葬送自己的青春。所以廣大青少年朋友要給自己樹立遠大理想,積極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和健康活動,充實自己。

案例6:

蔣某,15歲,昆明某中學初二學生。平時不愛學習的他什麼愛好也沒有,每當上最讓他頭疼的數學課時,他就逃課。有一天,逃課無處可去的他無聊地走進了錄像廳。錄像廳裏正放著淫蕩的狗男女雙雙吸毒的場景,他被黃色錄像吸引住了。從此,他便和錄像廳的年輕老板成了熟交。有一天,老板嚴某給了他一支煙,並說些以後常來的話,他心滿意足地回到了學校。然而,就是這支煙讓不願意學習的他從學校轉入了戒毒所。

讀一讀

現在國際藥物依賴研究界人士公認藥癮會終身攜帶,不可能完全去掉。藥物依賴研究證明,吸毒成癮使一個正常人變成一個藥癮者,這個變化不僅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是全方位的變化,就像一個生雞蛋變成了熟雞蛋,這不是一個完全可逆的過程。生理上的依賴是比較淺層次的,是可逆的;而心理上的依賴是深層次的,是不可逆的。

因此,一個藥癮者即使在戒斷以後,哪怕是10年、20年,都不能說已經完全戒斷,不存在複吸的可能性了。結論應當是:藥癮者永遠不能作為一個完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正常人回到社會,社會必須時時刻刻將他們置於一定的環境之中和有效的監控之下。

想一想:

1.當朋友給你一支煙,讓你抽,你會()

A.客氣地說不會抽,不要。

B.出於無奈抽一支。

C.欣然接受大膽嚐試。

D.訓斥同學,並棄之而去。

2.心情不好時,你會()

A.大吵大鬧發泄一通。

B.大哭一場。

C.進行體育運動。

D.借酒澆愁。

3.交友時,你的看法是()

A.學習上互相幫助,經濟上是非分明

B.和朋友比學習、比吃穿、比花錢。

C.多交些道上的朋友,好辦事。

D.常給朋友送點禮,以後或許用得上。

4.你喜歡的活動是()

A.刺激、享受的活動

B.球類活動

C.看書、看報

D.請客吃飯

5.別人給你食物,你會()

A.接受並說謝謝。

B.接受後,找個機會丟掉。

C.不要,並說謝謝。

D.接受,找個機會回送別的食物。

6.有人向你出售毒品時,你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