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為腎之母,腎為氣之根,二者相互協同,維持人體水液和呼吸的正常運行。
說說腎虛的那些事兒
腎是構成機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髒器,也是人體生理功能活動的一大動力,腎一旦虛了,健康就會出大問題。引起腎虛的原因有很多,無節製的性生活、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熬夜、抽煙嗜酒等都可能導致腎虛。
腎虛和腎病是兩回事
“腎虛”是中醫的說法,西醫沒有“腎虛”,隻有“腎病”。中醫的腎虛和西醫所說的腎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中醫認為,先天不足、房事過度、長期勞累、生活緊張以及久病、年老等原因均會使腎的功能失調,出現一係列腎虛症狀。
腎虛是一個綜合症候群
◎腎虛是導致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中老年人中有15%患有骨質疏鬆症。
中醫認為,腎虛是涵蓋精神疲乏、腰背酸痛、頭暈健忘、耳鳴耳聾、發脫枯槁、牙齒動搖、性機能失常(陽痿、遺精等)、不孕不育、骨軟無力或發育遲緩、骨質脆弱等症狀的一個綜合症候群。
無論是先天稟賦不足,還是後天失養,如外感六淫(指風、寒、暑、濕、燥、火等6種外邪)、內傷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7種情感)、飲食、勞倦等,均可導致腎虛。中醫的腎虛主要按精、氣、陰、陽分為4種。腎精不足,則會出現精神疲憊、腰膝酸軟、發育不良、不孕不育、須發早白或枯槁、脫發等現象;腎氣虛弱,則腎的固澀封藏能力便降低,從而出現小便頻多或尿後餘瀝不盡,或遺尿,男子還可能有遺精,女子則容易月經淋漓不盡,腎氣不足還會導致腎主納氣功能減退,可能出現動則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腎陰虧虛,則容易出現陽亢的表現,如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咽幹燥、午後顴紅等,陰虛日久,必然會耗傷人體大量陰液,從而導致形體消瘦;腎陽不足,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手足肢冷,男子則容易陽痿早泄,女子則容易宮寒不孕。
腎虛既然是一個綜合症候群,那就不能單純靠一兩個症狀就判定是否為腎虛。比如,有些人腰酸腰痛、性功能不好時就說自己腎虛,這其實是一種誤區。腰酸腰痛、性功能不好等個別症狀確實是腎虛的某些症狀或重要信號,但是不能簡單地把腰酸腰痛、性功能下降等症狀和腎虛劃等號。比如說現代醫學的風濕、勞累過度、扭傷、骨質增生、尿道炎、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腎結石等都會造成腰痛。從中醫的角度分析,有可能是腎虛造成的,也可能是瘀血、濕熱、風寒等因素導致的,應根據中醫理論辨證分析。如果一味補腎,則可能會起反作用,甚至因誤補而延誤病情。
腎病就是腎髒疾病
西醫的腎病是指腎髒疾病,即腎髒在結構或是功能上出現病理改變,包括腎小球腎炎、遺傳性腎病、腎髒細菌性炎症、慢性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等。臨床上常表現為水腫、蛋白尿、血尿、高血壓等症候。有嚴重腎功能不全的還會影響全身髒器,表現為貧血、重度高血壓、高血鉀、心力衰竭等。
腎虛和腎病之間有聯係,但不能簡單地劃等號,比如,很多人有腎虛但不一定有蛋白尿、血尿、腎功能衰竭等腎病常見的症狀。西醫的腎病可能屬於中醫的腎虛範疇,也可能不屬於,這要結合個人的體質進行辨證分析。常見的腎病如慢性腎炎、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腎結石等,在腎科發病率較高,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但在疾病的某個階段,中醫辨證可能為氣虛證、陰虛證、濕熱證、瘀血證、濕濁證等。如患者表現為乏力、口幹口苦、口舌生瘡、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等,那麼很可能就是一個濕熱證。因此,得了腎病,不一定就是腎虛了。腎虛既可能包括無西醫腎髒疾病的功能失調性疾病,也可能包括西醫腎髒疾病,兩者可以交叉存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腎虛往往預示著人體的免疫功能較差,這時候也容易發生西醫說的腎病,因此,當有腎虛表現時,我們最好要去醫院找泌尿科的專家做診斷,明確是否同時患有腎髒器質性疾病,以便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