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奧倫芝時,他沒有對自己說:“我要勸說愛迪生隨便給我一個工作。”他想的是:“我要見愛迪生,並且告訴他,我來是要做他事業上的夥伴的。”他也沒有想:“我要睜大眼睛注視著另一個機會,以防在愛迪生的企業中得不到我所要的工作。”他隻告訴自己:“在這個世界中隻有一樣東西是我決心要得到的,那便是和愛迪生在事業上的合作。我要把我的整個前途投注在我的能力上,去獲得我所要的東西。”
他不給自己留下一點點後路。他必須成功,否則便是毀滅。
這就是巴尼斯成功的全部方法。
在任何事業中,每個贏得勝利的人,都必須燒掉他返回的船隻,切斷所有退路。隻有這樣做,他才會保持那種熾烈求勝的欲望,而這種欲望是成功的根本要素。
在芝加哥大火的第二天早晨,一大群商人站在斯台特街上,看著他們幾乎全部化為了灰燼的店鋪,然後集合在一起商量對策,是重建家園呢?還是遷離芝加哥到更有希望的地方重新做起?他們達成的決議是離開芝加哥。隻有一人例外。
這位決定留下來的商人叫馬歇爾·裴德。他指著他的商店的灰燼說:“各位,就在這個地點,我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商店,無論它燒掉多少次。”
這幾乎是一個世紀以前的事。這家商店早已重建起來,而且直至今天還矗立在那裏。它那巍然的外形,正是馬歇爾·裴德熾烈欲望所產生的意誌力量所凝成的結構,無疑這極具象征意義。對馬歇爾·裴德而言,步他同業的後塵,原是非常容易的事。在生意難做或前途看起來暗淡的時候,他們便打點行裝,遷到比較容易發展的地方去。但馬歇爾·裴德卻沒有這麼做,他保持著熾烈願望,並努力去實現它,最終他成功了。
馬歇爾·裴德和其他商人的不同之處特別值得注意,因為幾乎所有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就在這一點。
每個人到了知道用錢的年齡時,都希望有錢。“祈求”不會帶來財富,但是把“祈求”財富的心態變成堅定的意念,然後用計劃明確的辦法與手段去獲得財富,並以永不言敗的精神堅持這些計劃,這樣就會帶來事業上的成功。
將欲望轉變為財富,有六個明確而切實的步驟:
第一,你心裏要確定你真正所企求的財富的數量目標,僅說“我要很多錢”是不夠的,數目一定要明確。
第二,為了達到你所企求的目標,你決心付出些什麼代價(“不勞而獲”的事情是沒有的)。
第三,確定一個具體的日期,你決心何時“擁有”你所企求的目標。
第四,擬訂一個實現你欲望的明確計劃,並且不論你是否已有準備,要立即開始將計劃付諸行動。
第五,將你要得到的財富的數量目標、達到目標的期限以及為達到目標所願付出的代價,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財富的行動計劃等,都簡明扼要地寫下來,並寫一份督促自己的誓詞類的聲明。
第六,每天把這份聲明大聲地讀兩遍,一遍在晚上入睡前,一遍在早晨起床後。在你讀這份聲明時,你要想像、感覺到自己已經擁有了這筆財富。
你必須遵照這六個步驟中所說明的指示去做,特別重要的是,你要遵守和奉行第六個步驟中的指示。你也許會抱怨說,在你未實際達到這一目標之前,你不可能看見你自己的成就和財富,但這正是“熾烈的欲望”能幫助你的地方。如果你真的十分強烈地希望擁有財富,進而使你的欲望變成了充滿你大腦的意念,你將會毫無困難地使你自己相信你會得到它。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渴望財富,並且切實下定決心要得到它,最後你將可以使自己相信必會擁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