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從一點一滴做起——乙型肝炎的生活調養(2)(1 / 3)

1.子時——一定要入睡晚上11時至次日淩晨1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陰氣最盛。陽主動,陰主靜,因此最需要安靜,所以子時睡眠效果最好。此時,經脈運行到膽經,是膽汁運作和骨髓造血的時間,是身體修養及修複的開始。胃腸不好的人要盡量早起早睡,在晚上11時前睡覺,保證足夠睡眠。清代的李漁說:“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健骨強筋。”早睡早起有利於胃腸有規律地活動,從而防治胃腸病。子時不要吃夜宵,因其不易消化。

2.醜時——平靜睡眠淩晨1~3時,此時肝經值班,是肝修複的時間。

此時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睡,過度壓抑會導致氣血不暢。

3.寅時——熟睡淩晨3~5時,經脈運行到肺經,是呼吸運作的時間。

肝在醜時將血液淨化之後,將新鮮的血液通過肺送往全身。特點為“多氣少血”,所以此時人體血壓最低,體溫也最低,腦部供血最少,容易出現疾病,應該小心。

4.卯時——喝溫開水早晨5~7時,氣血流注於大腸經,有利於排泄。

此時最宜飲一杯溫開水,稀釋血液,促進腸蠕動,以在辰時排便。

5.辰時——吃早餐早晨7~9時,氣血流注於胃經。胃已經空閑了整整一個晚上,所以此時一定要吃早餐,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注意營養配比,以給一天的工作提供能量。

6.巳時——理脾經上午9~11時,氣血流注於脾經,脾最為活躍。久坐辦公室的人宜起身活動一下,喝一杯水。

7.午時——宜小憩上午11時至下午1時,氣血流注於心經,是養心時間。午餐後應適當休息或午睡,但午睡不要超過1小時。起來後要活動,以利於疏通周身氣血。

8.未時——消化功能最盛下午1~3時,小腸經最盛。所以午餐一定要在下午1時前吃完,這樣才利於小腸在功能最旺盛的時候發揮作用,將液體歸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傳至脾。

9.申時——補充水分以利尿下午3~5時,膀胱經值班。此時宜多飲水,是一天中主要的喝水時間。此時頭腦清醒,適合於工作和學習。

10.酉時——稍事休息下午5~7時,腎經值班,腎進入儲藏精華的時間,此時不宜過勞,工作完畢應稍事休息。

11.戌時——保持心情愉快晚上7~9時,氣血運行到心包經。要保持心情愉快,晚餐不可過多、過於油膩,可輕微活動,如散步。此時也是腦神經活躍的時間,適宜看書學習。

12.亥時——休養生息晚上9~11時,氣血運行到三焦。三焦經主管人體諸氣,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在此時入睡,則百脈得以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

三、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的確,運動是健康長壽之本。早在後漢時期,華佗就用“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來告訴人們運動可以防病養生。唐代名醫孫思邈指出:“人欲勞於形,百病不能成”,又說:“養生之道,常欲小勞。”科學地運動能改善人體各個係統的功能,是祛病強身的要素。通過鍛煉身體,可以增強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促進乙肝病毒的消除。

肝炎患者既要保持一定的休息,養元氣、舒氣血,又要保持一定的運動,促進身體恢複。

按照消耗能量的方式,運動可分為兩種,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無氧運動是指短時間內的力量性項目,其消耗的能量直接來自於肌肉內存儲的糖原酵解。如跳高、跳遠、快速遊泳、賽跑。有氧運動是長時間持續進行的,比較緩和的耐力性項目,如快步走、慢跑、滑冰、緩慢遊泳、騎自行車、太極拳等。運動特點是消耗了體內儲存的糖原後,要靠吸入大量氧氣,在體內燃燒以供給能量,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它對技巧要求不高,方便易行,易於堅持。

有氧運動的益處:①調節神經功能,改善血管反應性,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改善心肌缺血,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

②加快血液循環,保持血管壁彈性,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降低血膽固醇,延緩動脈硬化,降低血脂。③運動中呼吸有力、加快,使肺吸入更多的氧氣,可改善心和骨骼肌代謝,增強肌力和關節活動度,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骨密度,防止骨質疏鬆,增強體能。④有效地消耗脂肪,是最科學的減肥術。

⑤促進胃腸蠕動,加快廢物排泄。⑥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增進心理健康,改善預後。

無氧運動是指身體某部位或全身短時間、大強度的運動。做這種運動時,肌肉組織中可產生大量來源於無氧糖酵解產生的乳酸,所以會使人在運動後有肌肉酸痛的感覺。無氧運動以增強能量、爆發力和動作速度為主,可以提高人體應對突發緊急情況的能力。相對而言,無氧運動在運動時人體需要的氧氣來不及滿足,隻能在運動後加以補償,比如短跑後大口喘氣就是在補充運動時缺少的氧氣。無氧運動有短跑、舉重、跳躍、投擲、俯臥撐、仰臥起坐以及利用啞鈴、杠鈴、拉力器及其他器械進行的負重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