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常生活
防寒保暖是乙型肝炎患者冬季養生之要。飲食、睡眠、日常活動都需要“暖補”。可以使用暖水袋、暖熱寶等輕便的保暖工具,隨時隨地暖手、暖腳、暖前心、暖後背。外出時要穿輕便保暖的棉衣,戴好圍巾、口罩、帽子、手套。
老年人抗寒能力和反應能力下降,有時候穿得再多也會覺得冷,因此,天氣太冷時最好待在室內,等到天氣晴好的中午再出門活動;也可以在陽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活動一下肢體。
(三)冬季飲食
冬季是老年人進補的黃金季節,但不要自行亂補,要遵醫囑,辨證選食選藥,男性進補重在補腎,女性進補重在補血,山藥、當歸、枸杞子、黃芪、黨參、白術、銀耳、芝麻等均是冬補上品。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誌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祛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冬天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萬物蟄藏潛伏,河水結冰,大地凍裂。人應該早睡晚起,早睡以養陽氣,晚起以養陰氣。最好等到陽光照耀時起床,不輕易擾動陽氣,不妄事操勞,要使神誌深藏於內,安靜自如。要躲避寒冷,避免身體過多地暴露在寒冷空氣之中。求取溫暖,不要使皮膚腠理開泄而耗傷閉藏的陽氣。這就是冬季人體閉藏功能的養生道理,如果違背了這一道理,就會損傷腎,到了春天就會發生痿厥,這是因為冬季不注意閉藏,供給春季升發之氣的能力被削弱的緣故。
第四節體質養生
中醫學上的體質,是指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物質代謝、性格心理幾個方麵所故有的特質,概括起來即形和神。不同體質的人,對疾病的易感性不同,體質決定了人體的健康,從這個角度說,養生應該從各自的體質出發,順應體製的穩定性,優化體質的特點,改善體質不好的變化和偏頗,否則盲目調補結果反而可能適得其反。中醫學將正常人群的體質分為8種,它們的特點及養生調補方法介紹如下,可供肝病患者參考。
一、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是指人體陽氣不足,主要特點是畏寒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別怕冷;小便多、夜尿多、小便清白;經常腹瀉,有的喝一點涼水就會拉肚子;頭發稀少、不濃密,口唇發暗。從性格來說,因為陽氣不足,而表現為性格沉靜,時常情緒消沉。
陽虛體質的養生原則是伏陽固本,不傷陽氣,暢通氣血,防寒保暖。
1.飲食養生要注意不吃或少吃寒涼生冷的食物。如綠豆、苦瓜、芹菜、絲瓜、黃瓜、竹筍、香蕉、西瓜、火龍果、梨、螃蟹、田螺等性寒涼的食物,還有各種冰鎮飲料、冷飲等。可以將這些食物配合溫熱食物一起吃,或者是少量食用。蔬菜不要涼拌,而應焯水後再吃,或用燉、煮、蒸方法烹飪。
同時,陽虛者宜多吃溫熱食物,這些食物包括以下幾類。
(1)水果類:荔枝、榴蓮、櫻桃、龍眼、大棗、腰果、核桃等。核桃是典型的溫熱食物,可以溫腎陽。
(2)蔬菜類:有生薑、韭菜、辣椒、南瓜、胡蘿卜、山藥等。
(3)肉類:羊肉、牛肉、雞肉。當歸生薑羊肉湯補陽、補氣、補血,是張仲景著名的食療方劑,很適合於陽虛體質者食用。
(4)水產類:蝦、海參、黃鱔、鮑魚等。韭菜炒蝦仁可以改善陽虛體質,尤其是男性。
(5)調料類:花椒、薑、茴香、桂皮等。冬季可用這些調料燉肉。
2.起居養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頸背部、腳部、腰腹和各關節的保暖。
冬季穿衣戴帽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避免空調風直吹,在空調房裏不穿露肩、露膝、露臍的衣服。堅持運動,勤曬太陽,不熬夜。夜晚12時以前,冬季11時以前一定要睡覺。注意季節轉換時的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宜春捂,不宜秋凍。
二、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是指體內津液相對不足,津虧液少不能製火,而出現口燥咽幹、手足心熱等虛熱之征。陰虛體質的人性情急躁易怒,很容易上火,表現為胃火偏旺,五心煩熱,皮膚幹燥,口唇、舌苔紅。
陰虛者的養生原則是滋陰降火、鎮靜安神。
1.飲食養生少吃辛辣、溫熱的食物,宜吃涼性水果、多喝湯水。石榴、檸檬、蘋果、柑橘、香蕉、枇杷、桑葚、西瓜、絲瓜、冬瓜、苦瓜、黃瓜、生蓮藕、銀耳、百合等酸甘或甘寒的食物適合於陰虛者。肉類宜選鴨肉、豬肉、海參、兔肉等。烹調方式宜為紅燒、燜、煮、蒸等,少用花椒、八角等熱性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