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過敏、寒冷、潮濕、氣候幹燥、高溫等也是牛皮癬常見的誘發原因。
西藥治療
免疫抑製劑、
乙亞胺,又稱雙酮嗪。主要是抑製細胞內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從而產生抑製細胞生長的作用。成人一般每日300~400毫克,分2~3次口服,一般在用藥3~4周後有顯效;羥基脲,能減輕全身性膿皰性銀屑病的膿皰、發熱和中毒症狀,用量為成人每次0.5克,每日2~3次,4~8周為一療程。
抗菌素類
臨床上許多銀屑病患者應用抗菌素治療收到了滿意療效。如雙效青黴素80萬單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15天為一療程;紅黴素成人每次0.75~0.9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靜脈點滴,每日1次,15天~30天為一療程。甲碸黴素治療膿皰型銀屑病可試用,口服每次0.25~0.5克,每日3次或肌肉注射0.4克,每日2次。
專家愛心提示
乙亞胺的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製,造成白細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有時出現胃腸道反應,偶有脫發、皮疹等,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羥基脲的毒性反應主要是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減少,對肝髒的毒性較小。
中藥治療
清熱法治療
以清熱涼血為主。處方:生地、元參、杭芍、茅根、牛子、知母、荊芥、防風、升麻、甘草等。
活血法治療
以活血化淤為主。處方:土茯苓、三棱、莪術、紅花、赤芍、歸尾、甘草。
養血法治療
血虛風燥型銀屑病,相當於靜止期,病情遷延日久。處方:熟地、蜂房、當歸、首烏、白芍、天冬、麥冬、玉竹、甘草。何首烏15克,當歸身10克,穿山甲10克,生地10克,蛤蟆1隻,側柏葉10克,蜈蚣1條,將上藥搗碎,用紗布包放酒中浸泡10天左右,濾取藥汁,裝瓶備用,每日3次,空腹隨量飲用。具有祛風通絡、養血活血的功效,適用於血虛風燥型白癜風。
專家愛心提示
中醫治牛皮癬是辨證論治,整體調節,治病留人。用中藥治療牛皮癬具有見效較快、治愈率高、不易複發、複發後再用藥仍然有效等優點。因此目前牛皮癬用藥多選用純中藥製劑,三聯療法綜合治療。
飲食輔助
1.宜食清淡、涼潤及富有維生素的食物,如粳米、豆類、南瓜、苦瓜、胡蘿卜、小白菜、油菜、苜蓿、山楂、莧菜、蘋果以及各種動物肝髒、魚肝油、奶油、鮮魚等(香菜、香椿、芹菜、蘑菇例外)。
2.蛋白質每天的攝入量保持約100~200克,可食用雞蛋、牛乳、瘦豬肉、魚類、大豆及其製品等。還要注意供給含鈣豐富的食物。
3.低脂肪飲食,每日脂肪攝入量低於50克,不要吃肥肉、動物油脂以及含膽固醇高的魚子、內髒等。
涼拌肉皮凍
豬肉皮200克,洗淨,刮去肥油,加水500毫升,微火燉1.5小時以上,納入胡蘿卜丁、青豆丁、豆腐幹丁以及適當調味品,待涼成凍,切塊食用。
紅油豆腐
豆腐400克,胡蘿卜50克,切方丁,開水焯過,另用麻油30毫升燒開,入紅花3克,關火。待涼後撈去殘渣,淋於豆腐之上,加入適當調料即可。
食物禁忌
應戒酒,不宜食用有刺激性、過於辛辣的食物,如酒、蒜、蔥、韭菜、辣椒等。過食葷腥與辛辣之物,可生內熱,血熱日久易血燥,誘發牛皮癬。
輔助療法
紫外線療法
適用於靜止期冬季型病例。在照射前局部塗煤焦油可提高療效。此療法禁用於夏季型銀屑病患者,以免病情加重。
光化學療法
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及療程短的優點。對久治不愈的尋常型銀屑病、對一般治療無效的紅皮病型及膿皰病型銀屑病患者,可考慮采用本法治療。在臨床應用中,應采用稍低於最小紅斑量的治療劑量,療程不宜過長,—般不作鞏固治療,總累積量不宜過大。
民間偏方
1.生苦杏仁(多少不限)搗成末,加食醋調成糊狀,攤在布上敷於患處(患處要先清洗幹淨)皮膚上,繃帶固定,24小時更換新的。輕者連續敷4~5次即愈,頑固性的可增敷數次。
2.把牛奶倒入鍋裏用大火煮,煮開後再改用小火煮3~5分鍾,然後把鍋裏的牛奶倒出,這時鍋壁上掛有一層白膜,把這層白膜刮下來塗在患處即可。
天天養生堂
自我保護
1.預防感染:局部感染灶是誘發牛皮癬的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在感冒後並發扁桃體炎、氣管炎時,需要積極治療,盡量縮短病程。
2.過敏因素:由於飲食或服用藥物,或接觸某種物質而過敏,常可誘發牛皮癬的發生。比如,某些海產品、牛羊肉、辛辣食物及其他物質等。
3.日常生活應避免各種皮膚外傷,如燒傷、燙傷、抓傷、昆蟲叮咬傷等。
4.受潮著涼:受風寒侵襲而誘發牛皮癬的為數較多,由於居住環境潮濕、天氣寒冷,可使本病發生或加重,因此患者應盡量避免大冷大熱刺激皮膚,住室保持通風幹燥。
5.患者應接受正規、科學的治療。不要濫用藥物,經治療皮損消退後,不管用哪種方法治療,均不應立即停止治療,應鞏固治療一段時間,逐漸減量停藥。對於發病季節性較強的患者,在發病前可進行一些預防性治療。
起居有常
牛皮癬的發生及複發常常與神經、精神因素有關,因此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應有正確的態度,放下思想包袱,精神要樂觀,情緒要穩定,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要生活規律,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注意氣候變化,避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因為感染因素是牛皮癬最常見的誘發和加重因素。
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及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於麵部、頭部、耳周、小腿、腋窩,肘窩、陰囊、外陰及肛門周圍等部位。可發生於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複發或加劇。
臨床表現
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境界限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痂,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皰或膿痂。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麵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著,皮損多為局限性斑塊,常見於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
潛在危險
多數濕疹不影響生活、學習和工作,但如果處理不當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如使皮損擴大、病程遷延、繼發感染、局部色素改變等。因此,不要自作主張、隨便亂買藥物治療,更不要自行隨意、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可能發生不良反應或依賴性的藥物。
病從生活中來
環境因素
很多研究證實環境因素是濕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空氣、水、土壤、放射源、大麵積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麵積的氣傳致敏菌源等。
感染因素
某些濕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點青黴、煙曲黴、鐮刀黴、產黃青黴、黑曲黴及黑根黴等。
飲食因素
在近代的食物中經常應用一些化學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產生。
其他因素
濕疹的產生尚可由苦悶、疲勞、憂慮、緊張、情緒激動、失眠等神經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線、寒冷、潮濕、幹燥、摩擦等氣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腸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因素皆是濕疹發生的原因。
藥物在左,食物在右
西藥治療
鎮靜止癢劑
對有精神障礙或睡眠不佳者,可酌用氯丙嗪12.5~50毫克,每日3次,口服。奮乃靜8每日毫克,分1~2次口服。眠爾通0.2~0.6克,每日3次,口服。10%水合氯醛5~10毫升,用水稀釋1~2倍,睡前半小時口服等。
鈣劑
如10%葡萄糖酸鈣針劑10毫升,用等量葡萄糖溶液稀釋後靜脈緩慢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
靜脈封閉
0.25%普魯卡因10~20毫升加入維生素C1~2克,靜脈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維生素類藥物
如維生素C 0.2克,1日3次;維生素B1 20毫克,1日3次;維生素B6 20毫克,1日3次口服。
皮質類固醇激素類
若皮損廣泛,炎症急劇,按上述方法未能奏效者,方可考慮應用激素。如口服強的鬆5~20毫克/次,每日3~4次。
專家愛心提示
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激素製劑,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皮炎,對腎髒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髒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
中藥治療
1.青黛、滑石粉、黃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塗患處,1日3次。治療急性濕疹。
2.萆10克,龍膽草10克,澤瀉10克,黃芩10克,苦參10克,黃柏10克,茯苓10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木通10克,車前子10克,地膚子10克,白蘚皮10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此方治療急性濕疹。
3.蒼術10克,白術10克,生地30克,地骨皮10克,當歸10克,玄參10克,茯苓10克,蛇床子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全蟲5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此方治療慢性濕疹。
4.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參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治療陰囊濕疹有良效。
專家愛心提示
中醫認為濕疹與飲食不節、情誌所傷、外邪侵淫有關。在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肥皂水以及易使患者皮膚受刺激的動物皮毛、人造纖維等物質。禁止暴力搔抓,以防感染。
飲食輔助
1.一般濕疹患者應以素食為主,食易於消化食物,不礙腸胃。濕疹患者宜食用的食物有:蘿卜、菊花腦、青菜、黃芽菜、豇豆、蠶豆、節瓜、玉米須、金花菜、馬鈴薯、黑木耳、百合、苤藍、茭白、芋頭、莧菜、蕹菜、菊芋、慈姑、藕、地瓜、綠豆芽、豆腐、胡蘿卜、番茄、蓴菜、番薯、菜瓜、地耳、菱、豆苗、梨、蘋果、橘子、枇杷、柑、橙子、柿子、草莓、鴨肉等。
2.多食維生素和無機鹽含量高的新鮮蔬菜汁、水果汁等。常用一些健脾除濕的藥膳,如冬瓜蓮子湯、綠豆赤小豆湯等,對濕疹有較好的預防作用。河產品如蓮子、藕、荷葉、菱角等,對皮膚亦有好處。
豆腐菊花羹
豆腐10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5克。野菊花、蒲公英煎煮取汁約200毫升,加入豆腐、調味品同煮沸,用適量水澱粉勾芡、攪勻即成。此方清熱解毒,用於濕疹、皮膚瘙癢及濕疹的恢複。
苡仁綠豆粥
綠豆50克,薏苡仁50克,加水煮粥服食。具清熱利濕作用。主治急性濕疹皮膚紅斑、丘疹、水皰伴滲出較多者。
食物禁忌
飲食宜清淡少鹽,以減少患處滲出液;忌食辛辣刺激、腥發動風的海產品和牛奶、雞蛋等食物。
輔助療法
外治法
若見皮膚潮紅,有丘疹或少數水皰而無滲出液者可用2%冰片液外搽,或用滑石粉30克,寒水石粉10克,冰片2克混勻,每天多次撒撲;如水皰糜爛、滲出液明顯,可用馬齒覓60克,或黃柏、地榆各30克或公英、龍膽草、野菊花各20克。水煎,冷卻後浸消毒紗布濕敷;當滲出液漸少而有結痂時,可用黃柏15克、蒼術20克,研細末,植物油調勻,取適量外搽局部。
外敷法
民間偏方
1.紅棗10枚,扁豆30克,紅糖適量。將前2味加水煮爛熟,加入紅糖,服食。本方養血和血,而“血和風自滅”,故可治療慢性濕疹。
2.水蛇1~2條,蟾蜍2~4隻,粳米適量。剝去蟾蜍外皮,去掉頭、爪、內髒,洗淨後切小塊,剝去水蛇皮,去掉內髒,放入開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再入蟾蜍肉一起放入鍋內,加粳米(或糯米)水煮粥,調味食。
天天養生堂
自我保護
1.盡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熱水肥皂燙洗。
2.濕疹發作期,忌食黃魚、海蝦、海鮮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3.患濕疹的患兒應注意避免與種痘者和單純皰疹患者接觸,以免發生水痘樣疹並發症。
4.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感染:濕疹治療期間忌搔抓、揉搓、摩擦、燙洗等,凡熱水、肥皂、鹽水、堿水等皆不宜應用,也不宜外用碘酒、癬藥水、大蒜等刺激性物品。
起居有常
預防濕疹首先要生活規律,心情放鬆。慎用化妝品,如出現局部皮膚紅斑、瘙癢,應立即停止使用。應避免飲酒和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要保持居住環境的衛生和通風,新近裝修的房屋更要有足夠的時間通風,以減少空氣中漂浮的致敏性顆粒。
痤 瘡
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暗瘡,是一種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多發於頭麵部、頸部、前胸後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自覺可稍有瘙癢或疼痛,病程纏綿,往往此起彼伏,新疹不斷出現,有的可遷延數年或十餘年。據專家統計,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過不同程度的痤瘡。
臨床表現
痤瘡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毛囊性丘疹,中央有一黑點,稱黑頭粉刺;周圍色紅,擠壓有米粒樣白色脂栓排出,另有無黑頭、成灰白色的小丘疹,稱白頭粉刺。破潰痊愈後,可遺留暫時色素沉著或有輕度凹陷的疤痕,有的形成結節、膿腫、囊腫及疤痕等多種形態的損害,甚至破潰後形成多個竇道和疤痕,嚴重者呈橘皮臉。
潛在危險
多是由於治療不當。當痤瘡發炎後,很多患者,沒有加以足夠的重視,有的治治停停,不連續治療,致使青春痘反複發作,甚至一次比一次嚴重。青春痘的並發症表現為:結節、囊腫、感染、色素沉著、疤痕。
病從生活中來
激素因素
由於青春期雄激素分泌旺盛,導致排泌導管堵塞,造成皮脂腺淤積,形成炎症性丘疹或膿皰。
礦物質因素
礦物質缺乏,實踐證明痤瘡患者體內鋅低,它可能影響機體維生素A的利用,促使毛囊皮脂腺的角化。有人銅低,它可能影響機體對細菌感染的抵抗力,有人錳升高,可能影響體內脂肪代謝、性激素分泌。
礦物油類的接觸
應用碘化物、溴化物及某些其他藥,也是一部分人的發病因素。
其他因素
多吃動物脂肪及糖類食物,會導致消化不良等胃腸障礙。精神緊張,煩躁易怒,濕熱氣候都是痤瘡發生的因素。
藥物在左,食物在右
西藥治療
甘草鋅
為甘草酸與鋅相結合的藥物。其中鋅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尤其在青春期需求量較大。如果缺鋅,會使雄激素分泌過多。治療時,每次服250毫克,每日3次,40天為一療程。
酮康唑
又稱裏素勞。可降低雄激素水平,並抑製粉刺棒狀杆菌。用於治療,每日晚餐時服200毫克。也可用2%酮康唑霜,每日塗局部3次,連用1個月。
煙酸肌醇酯
簡稱煙肌酯。該藥能減少皮膚中遊離的脂肪酸。每次服400毫克,每日3次,33天為一療程。一般3個療程可基本痊愈。
美滿黴素
又稱米諾環素。通過對粉刺棒狀杆菌細胞和皮脂腺的滲透,產生較高的藥物濃度,而抑製細菌生長;同時能降低體內雌激素的水平,從而達到防治痤瘡的目的。即使對膿瘡型痤瘡也能奏效。每日服100毫克,3個月為一療程,療效令人頗為滿意。
專家愛心提示
甘草鋅在治療痤瘡中,個別病人可能出現排鉀瀦鈉和輕度浮腫的副作用,但停藥後症狀可自行消失。心、腎功能不全和重度高血壓患者應慎用;酮康唑禁用於患急慢性肝病的患者或已知對本品過敏的患者。
中藥治療
脾胃濕熱
荊芥10克,防風10克,黃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皂刺10克,生首烏20克,苦參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肺熱鬱滯
黃芩9克,當歸6克,紅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葛根9克,花粉9克,薄荷1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陽氣內鬱
元參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脾胃熱鬱
桑皮25克,當歸15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黃芩6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茜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專家愛心提示
用中醫中藥治療青春痘講究的是辨證論治。目前對青春痘的辨證分型尚缺乏統一的標準。大致可分為:肺經風熱型、濕熱蘊結型、痰濕凝結型;或分為肺經風熱、脾胃濕熱、肝鬱氣結、淤血阻滯、痰濕凝結、熱毒蘊結、衝任不調七型。
飲食輔助
1.宜吃富含維生素A和B的食物:維生素A能防止毛囊角化,減少酸性代謝產物對表皮的侵蝕。如胡蘿卜、韭菜、薺菜、菠菜、動物肝髒等。維生素B2能促進細胞內的生物氧化過程,參與糖、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各種動物性食品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如動物內髒、瘦肉、乳類、蛋類。維生素B6參與不飽和脂肪酸的代謝,對本病防治大有益處。含維生素B6豐富的食物有蛋黃、瘦肉類、豆類及白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