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有暴食偏食壞習慣,警惕癌症盯上你(1)(2 / 3)

大病:結腸癌。

致病習慣:①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過多高熱、高脂和低纖維素的食物,喝水少,新鮮蔬果吃得少。②缺乏運動鍛煉。

陳女士是個名副其實的“大胃王”,平時就愛吃高熱量食物,身材卻一直很苗條,令姐妹們都羨慕不已。可前一段時間,她卻發現自己便秘了,有大便卻排不出來,平時腹部還感到又脹又緊。陳女士連忙吃了些整腸丸,沒想到便秘一下子就變成拉肚子了,一天得上好幾次廁所,有時拉出來的糞便特別稀薄,有時卻像一團黑色的粥。陳女士急了,又連忙吃止瀉藥,拉肚子立刻又變回便秘。這樣來回好幾次還不消停,肚子一直脹脹的,還隱隱作痛,難受得很。

趁著休年假的機會,陳女士去醫院做了一個全身的體檢,居然查出了結腸癌。陳女士一下子五雷轟頂。

醫生告訴她,她之前的腹脹、消化不良、拉肚子與便秘正是結腸癌的早期症狀,也就是她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陳女士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而這樣的飲食結構最容易誘發結腸癌。科學家們發現,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越高,就越容易使人患上結腸癌。另外,結腸癌也可能與微量元素缺乏、生活習慣改變有關。

和其他癌症相比,結腸癌的起病還算“有跡可循”,最主要的征兆就是便秘。結腸部位發生癌變後,在結腸裏出現腫瘤,致使部分腸道的功能減弱,有可能引起腸梗阻,病人就會感到腹脹和腹部不適,便秘就發生了。接下來,結腸腫瘤在體內發炎、潰爛、出血,那麼梗阻情況可能消失,而體內積累的糞便和潰爛物就會像開閘泄洪一樣,統統瀉出來,拉肚子的情況就發生了。此時拉出來的糞便比較稀薄,甚至帶有膿血。腹瀉之後,腫瘤會繼續侵入結腸的其他部位。於是腸梗阻複發,又開始便秘,形成了拉肚子和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

仔細觀察排便前後的狀況,還能推測病變位置。如果是右半結腸癌,患者大多數會感到腹部隱痛,同時伴有糞便稀薄、膿血、排便次數增多等狀況。如果是左半結腸癌,多數患者會出現排便困難,病情越深入,排便就越困難。有時候病變位置比較低,還會出現排便不暢和裏急後重的感覺。

最後,陳女士立即住院接受治療,醫生為她切除了病變所在的腸袢。術後,陳女士繼續接受化學治療,暫時穩定住了病情。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當出現以下症狀時,大家就應該引起注意。

1.腹部出現包塊,腹脹、腹痛、便秘。

2.除前條所列,同時伴有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水腫等症狀。

掛號科別:肛腸科、普通外科

治療與保健:很多人會忽視結腸癌的早期症狀,就算去醫院,結腸癌也容易被當做“腸炎”和“痢疾”。因此,當病人出現無特殊誘因引起的便秘、便頻、便血,或是持續性的腹痛、脹氣、腹部不適等情況,經一般治療沒有效果的,就應該做進一步檢查了。

25.皮膚瘙癢和水腫,可能是腎衰竭導致的

征兆:皮膚瘙癢無比,夜尿頻繁,眼瞼、雙腳水腫。

大病:腎衰竭。

致病習慣:①喜歡吃油膩、高鹽、高蛋白質的食物和甜食。②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病史。

蔣先生是一名建築工人,年輕時總覺得有使不完的勁,幹得精疲力竭時,就吃一盒鹹菜飯,休息一下,又重新有力氣了。

可他在到了48歲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了。起初他以為是自己歲數大了,就準備退休回老家。沒想到還沒退休,他卻遇上了另一個問題——全身奇癢無比,癢得幾乎沒辦法集中精神做事了,尤其是晚上癢得特別厲害。除了奇癢,經常還要起床小便,整晚都睡不好,早上起來一點精神也沒有,而且眼瞼和雙腿還發腫。

蔣先生實在覺得難受,隻好請假去醫院檢查。醫生給他做了腎功能和尿常規等檢查,發現他肌酐超標,最終診斷他為慢性腎衰竭。腎衰竭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是一個要人命的大病。腎髒的作用,是幫人體過濾毒素,同時重新吸收有用物質。腎髒一旦衰竭了,身體的正常新陳代謝就會被打亂,後果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