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說的有分寸,話要有尺度(1)(2 / 3)

讚美和阿諛最大的區別在於出發點的不同。讚美一般是符合客觀實際情況的,而阿諛往往是誇大其詞。在日常交際中,要多一些真心誠意的讚美,少一些阿諛,這樣最終會給你帶來好名聲。

溢美之詞不可亂用

1671年5月,倫敦發生了一起舉世震驚的盜竊案,一夥盜賊潛入倫敦市郊馬丁塔,想要搶走英國“鎮國之寶”——國王皇冠。因消息走漏,盜賊束手就擒。英王查理二世得知此事,非常震驚,決定親自審問這些膽大包天的狂妄之徒。於是,罪大惡極的首犯布勒特被押到了國王麵前。查理二世看著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人。心中暗想:我倒要看看此人究竟有何能耐,居然敢盜國寶,想到這裏,便開口問道:“聽說你還有男爵的頭銜?”“是的,陛下。”布勒特老實地回答。“我還聽說你這個頭銜是誘殺了一個叫艾默思的人而得來的。”“陛下,我隻是想看看他是否配得上您賜給他的那個高位,要是他輕而易舉地被我打發掉,陛下就能挑選一個更適合的人來接替他。”查理二世沉思了一會兒,覺得布勒特不僅膽大包天而且口齒伶俐。於是又厲聲問道:“你膽子越來越大,竟然敢來盜我的王冠?”“我知道我這個舉動太狂妄了,但是,陛下,我隻是想以此來提醒您關心一下我這個生活無依無靠的老兵。”“哦,什麼?你並不是我的部下?”“陛下,我從來不曾對抗過您,現在天下太平,所有的臣民不都是您的部下?我當然也是您的部下。”說到這裏,查理二世覺得布勒特更像是個無賴,“那你說吧,該怎麼處理你?”“從法律的角度說,我們應當被處死。但是。我們五個人每一位至少會有兩位親屬為此而落淚。從陛下您的角度看,多十個人讚美總比多十個人落淚好得多。”查理二世沒有想到他會如此回答,接著又問:“傳說中你是個劫富濟貧的英雄,你覺得自己是個勇士還是懦夫?”“陛下,我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安身,到處有人抓我,去年我在家鄉搞了一次假出殯,希望大家以為我死了而不再追捕我,這不是一個勇士的行為。因此,盡管在別人麵前我是個勇士,但在陛下的權威麵前我是個懦夫。”這番強詞奪理的辯解竟然讓查理二世大悅。最後竟赦免了布勒特。

人總是喜歡別人奉承的。有時,即使明知對方講的是奉承話,心中還是免不了會沾沾自喜,這是人性的弱點。一個人受到別人誇讚,絕不會覺得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

當一個人聽到別人的奉承話時,心中總是非常高興,臉上堆滿笑容,口裏連說:“哪裏,我沒那麼好,你真是很會講話?”即使事後冷靜地回想,明知對方所講的是奉承話,卻還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悅。因此,說奉承話是與人交際所必備的技巧,奉承話說得得體,會使你更討人喜歡。奉承別人首要的條件,是要有一份誠摯認真的態度。言辭會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因而有口無心,或是輕率的說話態度,很容易被對方識破,而產生不快的感覺。奉承別人時也不可講出與事實相差十萬八千裏的話。例如,你看到一位表情呆滯的孩子,卻對他的母親說:“你的小孩看起來很聰明!”對方的感受會如何呢?本來是奉承話,卻變成很大的諷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如果你說:“哦!你的小孩子好像很健康。”效果就會好些。所以,奉承別人要坦誠,這樣,你所說的奉承話,會成為真正誇讚別人的話,對方聽在耳中,感受自然和聽一般奉承話不同。

恰當的稱呼

稱呼是指人們在正常交往應酬中,彼此所采用的稱謂語。在日常生活中。稱呼應當親切、準確、合乎常規。

正確恰當的稱呼,體現了對對方的尊敬或與對方的親密程度,也反映了自身的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