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不要掉進說話的陷阱(2)(1 / 3)

但在生活中,有些人乍看之下很平凡且沒有可貴之處。而經過認真的交談之後,就能夠很直接地被其內心的思想所感染,這種人待人往往坦誠直率,所使用的詞彙也往往簡單明了。朋友關係必須建立在真誠之上,花哨不實的言論隻適合逢場作戲,朋友是靠互相感動、吸引,而不是逼迫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為了強硬地使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賣弄一些偏僻冷門的詞彙,來表現自己的水平高人一等,這在對方看來,隻覺得和你格格不入而無法接受你。

不難看出,越是愛表現的人,越是無法精通每件事。

交朋友應該是互相地取長補短,別人比自己專精的地方就不恥下問,即使是自己很專精的事,也要以很謙虛的態度來展現實力,這樣才能說服他人。

所謂很謙虛的態度,是指對於自己專精的事物,不妨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見,隻是說話技巧要高明。

現代社會可以說是一個高度複雜的信息時代,每個人所吸收的知識都不可能包含萬事萬物。若沒有虛心的態度與人交往,如何能夠受到大家的歡迎;凡事都自以為是的人,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

因為不論是不懂裝懂或是真的無知,都同樣有損交際範圍的擴展。

有位小雜誌社社長N先生,不管是什麼場合他總喜歡裝腔作勢,故意地降低自己的聲調來表現莊重的樣子。

不但如此,他也總是一副無所不知的樣子,這種姿態讓人覺得他好像在做自我宣傳。然而不論他再怎麼裝腔作勢,夾著再多的暗示性話語或英語來發表高見,還是得不到他人的認同。而這位仁兄所出版的雜誌或周刊,也永遠上不了台麵。

他所出版的刊物,總是被人批評為現學現賣、膚淺的雜學之流,這是因為他對任何事都喜歡來評判。當他一開口說話,旁邊的人就說:“天啊?又要開始了。”然後便咬著牙,萬分痛苦地忍著。這和說大話、吹牛並無不同。自己本來沒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卻裝出一副什麼都知道的樣子,會讓人看做是虛張聲勢的偽君子。

在朋友關係中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就是這種總是不懂裝懂的人。

承認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並不丟人,為了要自抬身價而不懂裝懂,一旦被對方看穿,反而會令對方產生不信任感而不願與你交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不可能每件事都很精通。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切忌不懂裝懂。

良言利行

一家建築公司,替一家電影院建造一座影樓。雙方訂立合同,限定日期必須要建築完成。如果到期還沒有竣工,建築公司必須承擔責任,賠償損失,每天是2000美元,按日計算。起初,工作進行得很是順利,預料比限期可以早半個月竣工。後來,想不到裝配銅材零件的那家工廠耽誤了日期,以致工程無法進行。眼看限期已經迫在眉睫,依照合同應該負擔相當的損失賠償,焦急之下,建築公司不得不派一位協調員去當麵交涉。

派去的協調員,走進那家工廠,碰到了經理,首先就問:“在這地方,尊姓是否隻有你一家?”那位經理聽了這樣一句突然的問話,驚奇地說道:“什麼?是真的嗎?你怎麼知道的?”協調員笑著說道:“這是我今天早上想要到你這裏來的時候,從電話簿上看出來的。”

經理被好奇心打動了,隨手把電話簿子翻開來檢查,果然不錯,於是很高興地說道:“啊,這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呢!如果不是你告訴我,我還不會知道這有趣的事呢!我的姓氏本來是很少的,我的祖先從前住在別的地方,那裏我們同姓的人家本也不多,現在搬到此地來營業,還不到20年呢!”經理說完後,那位協調員再接著讚美那位經理辦公室布置優美,業務發達,工廠的規模宏大,產品精良,認為是他所見過的鑄銅工廠中最大的一個。那位經理聽了他的話是樂不可言,因此再請他到廠裏去參觀一下,並且向他解釋各種機器的優點價值,最後還邀他一同去午餐。協調員在與經理用餐期間一直不提他的來意。因為經理早已對他的來意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提出來經理一定會設辭推托。飯後,經理先生忽然自己開口說道:“你今天的來意,我是早已知道了,想不到你待我竟如此寬容和氣。現在,我決定暫時把別處的訂貨擱置一下,竭力替你盡快地趕製,請你放心好了。”幾天後,那些銅質零件果然全部送到了建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