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藥品的名稱也確實和其主要作用及用途有一定關係,如:利血平、降壓靈、複方降壓片、胃舒平、速尿、胃複安、肝泰樂、利膽片、咳必清、安定、止喘片、感冒清、乘暈寧及眾多的中成藥腦力寶、心寶、肝寶、腎寶等等,也不能輕易選擇。因為,除了藥物的治療作用外,還有副作用一麵。如止咳片,常由多種成分合成,其中麻黃素不適合老年人或患有高血壓、心跳過速的人服。
還有些藥名還會使人產生誤解,如有人誤認為消炎痛能治牙疼,還有人誤用利血平治貧血,誤用心得安治心慌,等等。這都是因為隻看藥名,不看其說明書。隻是慕名買藥,才招來禍事。
藥物對機體的作用有哪些
藥物是人類用來治療、預防或診斷疾病的物質,當這些物質中的有效成分與機體的不同組織、器官接觸後,使其在功能或形態上發生變化並產生相應的藥物作用時,即可達到治療、預防或診斷疾病的目的。藥物的基本作用主要是增強或減弱機體原有的生理功能。凡是能使機體功能增強的藥物作用稱為興奮作用;凡使其原有功能減弱的藥物作用稱為抑製作用。
藥物按其作用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在用藥部位發揮藥物作用時叫局部作用,如普魯卡因的局部麻醉作用。藥物經不同途徑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到達組織器官所表現的作用叫吸收作用,如心得安口服吸收後作用於心髒而用於治療心髒疾病。
(2)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藥物的直接接觸的組織器官上所表現的作用叫直接作用,由於藥物的直接作用所導致的繼發效果叫間接作用。如洋地黃製荊對心髒的強心作用是一種直接作用,通過強心作用可使心衰病人的尿量增多,此為間接作用。
(3)選擇作用:一種藥物對於機體各組織器官的作用並不是一樣的,一般是對某一個或幾個組織器官的某些功能影響特別明顯,而對其他組織器官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這就是藥物的選擇作用。如洋地黃對心髒、麥角新堿對子宮都表現高度的選擇性:
另外,根據用藥效果又可以將藥物作用分為預防作用、治療作用、副作用、毒性作用等。
藥物對病原體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幹擾病原體的代謝合成,而抑製它們的生長繁殖,比如,青黴素可以抑製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致使細菌細胞破裂而死亡;又如,氟呱酸能抑製DNA的複製,使細菌細胞不能分裂繁殖。
藥物是怎樣產生療效的
由於藥物的種類很多,性質和作用機製也不盡相同,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麵產生治療效果的。
(1)調節人體的生理、生化功能: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如某一器官的功能過分增強或減弱,就可引起其他器官功能失調,出現病態,就需要用藥物加以調節,使其功能恢複正常。這種調節作用可分為兩個方麵,或使功能活動增強——興奮作用,如助消化藥,能增強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欲增強;或使功能活動減弱——抑製作用,如安眠藥能抑製中樞神經係統,使大腦皮層抑製擴散,導致睡眠。鎮痛藥能減弱人體的疼痛感覺。止咳藥可直接抑製咳嗽中樞等。
(2)殺滅微生物和寄生蟲:許多藥物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細菌、病毒)和寄生蟲(蛔蟲、鉤蟲、血吸蟲等)的繁殖和生長,能起殺滅和抑製作用,如常用的青黴素、驅蛔靈、滅滴靈等。
(3)補充人體必需的物質:人體由於營養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正常代謝所需的物質(如鐵、維生素、激素、電解質等)缺乏時,可用相應的藥物進行補充。
(4)促進或抑製酶的活性:細胞內進行的種種複雜的化學變化,包括組織成分的合成與分解、能量的釋放與利用等都需要酶的參與。當酶的活性受到抑製或促進時就可明顯地影響生理生化功能。藥物可以通過對酶活性的影響而發揮治療作用。如胰島素可以促進己糖激酶的活性,從而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所以可用來治療糖尿病。
哪些因素會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
藥物在體內的作用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藥物的劑量、給藥途徑、聯合應用,病人的生理、病理因素等,都可影響藥物的作用強度。所以我們在應用藥物時,除了應了解該種藥物的作用及用途外,還要了解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更好地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
(1)劑量:在一定範圍內,劑量越大,作用就越強。但超過這個範圍,就可引起中毒,我們通常服用的藥量稱為治療量或常用量,是一種既可獲得良好療效而又安全的劑量,病人自己不可以隨意增加或減少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