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進食而促進吸收的藥物有:呋喃妥因、雙氫克尿塞、灰黃黴素、核黃素、心得安、甲氧乙心安、肼苯噠嚎、安體舒通等。
為什麼要按時服藥
為了服藥後獲得應有的效果,或減少服藥引起的副作用,必須按時服藥。根據藥物的性質和作用,服藥時間一般分下列幾種:
(1)飯前服:宜飯前服用的藥物對胃多無大的刺激性,飯前胃空,服後可使藥物保持有效濃度,並能充分吸收,迅速發揮作用。如健胃片、痛痙平、安胃靈等胃腸解痙藥物宜在飯前10分鍾左右服用。收斂止瀉藥如鞣酸蛋白也宜飯前服,一般在飯前10~60分鍾服。
(2)飯後服:大部分藥物可在飯後15~30分鍾服用,這時胃中有食物,可減輕藥物對胃的刺激性,如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索密痛、保泰鬆、消炎痛、安乃近。治療神經衰弱、癔病、癲癇以及催眠的三澳片、巴氏合劑、苯妥英鈉、氯丙嗪等對胃有刺激性,應在飯後服。
(3)飯中服:幫助消化藥胃酶片、胃酶合劑、澱粉酶、稀鹽酸等在飯時服,可及時發揮作用,幫助消化。
(4)空腹服:為使藥物迅速入腸並保持較高濃度時,宜空腹時服用,如鹽類瀉藥硫酸鎂等都宜在清晨空腹時服。
(5)間隔服:為了使藥物在體內保持一定的有效濃度,須每隔一定時間用藥一次。如某些磺胺類藥物及某些抗生素類藥物均須間隔服。
(6)睡前服:一般宜在睡前15~30分鍾服用,如部分瀉藥酚酞,服後8~10小時見效,睡前服就能在第二天早晨排便,又如催眠藥魯米那、安眠酮服後半小時可見效,‘睡前服便能及時入眠。
由於用藥的目的不同,藥物的性質,吸收和排泄各有差異,因此,服藥的時間也就不同。一定的藥物,必須按照一定的時間服用,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什麼時間用藥效果最好
人類的生命活動具有極強的時間節律,什麼時間體溫最高,什麼時間心跳最快,什麼時間血壓最低等都是有一定時間規律的,這些規律的變化與用藥時間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大的。隻有掌握人體的最佳用藥時間才能使藥物療效發揮最好,毒、副作用最低。專家們根據長期臨床觀察及動物試驗發現一些常用藥物的用藥最佳時間可供選擇。
降壓藥:早7時、下午3時和晚7時服用效果最佳,而不宜在睡前服用,入睡後血流柑對緩慢,血液黏滯性增強,若在睡前服降壓藥易發生腦血栓。
強心藥:如洋地黃、西地蘭等在淩晨4時最敏感,其作用是其他時間的40倍,因此,此時用藥極易發生毒性反應,要特別小心。天氣變化或氣壓低時用強心藥也易造成中毒,因此也應減小劑量。
止痛藥:上午9時是人痛覺最不敏感的時間,而中午11~12時是痛覺最敏感的時間,因此中午服止痛藥效果最好。
胰島素:淩晨4時為糖尿病人最敏感的時間,此時給最低量藥即可達到滿意效果。
糠皮質激素類:如可的鬆、強的鬆等,以早8時給藥效果最佳,每日僅需給藥一次即可。
抗風濕及消炎痛等藥:以上午8時給藥作用最佳,晚8時作用最差。
磺胺類藥:下午4時服用比其他任何時服用效果都好。
抗貧血藥:晚上7時服用比早7時服用吸收率高1.2倍,而且血中維持時間延長3倍。
中藥:胸膈以上病痛宜飯後服,胸膈以下病宜飯前服,四肢病宜白天空腹服,骨髓病宜晚夜服,發散治感冒藥宜趁熱服,安神藥宜睡前服,驅蟲藥宜空腹服,對胃有刺激的藥宜飯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