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用藥常識(6)(2 / 3)

為什麼不能濫用藥

用藥不當,很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如果藥物在體內蓄積會出現毒性反應,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有時是很嚴重的,所以用藥要注意:

(1)切忌濫用解熱止痛藥:引起發燒或疼痛的原因很複雜,很可能是重病的初起。所以,在病因尚未查明前,用解熱止痛藥隻能暫時緩解症狀,並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另外,也會因此掩蓋了疾病的主要矛盾,造成治愈的假相,有礙醫生做出正確的診斷,從而耽誤治療。如長期服用消炎痛、保泰鬆等止痛藥,則有害無益。因為保泰鬆能引起浮腫,也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消炎痛可引起眩暈、精神障礙或腹瀉、胃腸出血、胃潰瘍等。

(2)切忌大量用瀉藥:便秘大多是因為腸蠕動減弱所致的功能性便秘,如單靠瀉藥導瀉,易發生結腸痙攣,使排便更加困難。長期服用瀉藥還可能造成體內鈣和維生素缺乏。因此,還是少用瀉藥好。實在需要時,以用開塞露比較安全。

(3)切忌隨便服用安眠藥:失眠是老年人常見的症狀,偶爾服一些安眠藥是可以的,但如長期服用就會增加用量才能奏效。一旦養成習慣,再想不用就困難了,而且久服停藥會出現頭暈、惡心、肌肉跳動或失眠加重。安眠藥不可常服一種,以免形成對藥物的依賴性,最好是交替或輪換使用,以保持藥物的療效,且用量一定要小。

(4)切忌濫用抗生素:抗生素對拯救人類生命起了很大作用,然而它也同樣具有許多副作用。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能引起眩暈、耳聾、引起蛋白尿等。氯黴素、合黴素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青黴素可引起過敏反應,輕者全身出現皮疹,重者可因休克而死亡。必需使用時,一定要先嚴格進行皮試。

什麼是藥物的成癮性?哪些藥物有成癮性

某些藥物連續多次服用後,身體逐漸對其產生精神上的依賴和病態的嗜好,此時一旦停藥,即會出現主觀上的嚴重不適症狀,例如精神不振、打哈欠、流淚、流涕、出汗、全身酸痛、失眠、嘔吐和腹瀉等,嚴重時還會發生休克。所有這些藥物戒斷症狀,在醫學上叫作“藥物成癮性”。

能引起成癮的藥物主要有阿片、嗎啡、阿片全堿、阿片酊、可待因、複方桔梗片,複方樟腦酊等,這些藥物連續使用2周以上即可成癮。人工合成的鎮痛新、度冷丁、安儂痛,某些鎮靜催眠藥安眠酮、魯米那、阿米妥、水合氯醛以及強痛定等長期使用也可成癮。各種解熱鎮痛藥,如複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雖不屬成癮藥,但長期服用則可形成依賴,也應注意。

成癮藥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為避免濫用成癮藥,國家專門頒布有藥政法規,以便對這類藥品進行嚴格管理和使用。

服藥與飲食有哪些關係

飲食對於藥效的影響是不同的,一些藥物可以因食物的存在而提高利用度達二三倍,有的藥物則減少吸收,降低利用度一半以上。食物延緩胃排空,因而延緩藥物的吸收和開始顯效的時間,也可以影響到藥效的作用強度和持續時間。

藥物與食物同服或者是服藥後隨即進食,被延緩吸收的藥物有:羥氨苄青黴素、頭孢力新、先鋒黴素Ⅳ、磺胺嘧啶,磺胺甲氧吡嗪、磺胺二甲異唑、阿司匹林、地高辛、速尿及鉀鹽等。

藥物與飲食同服,被減少吸收的藥物有:青黴素G、青黴素V(鉀鹽)、苯氧乙基青黴素鉀、氨苄青黴素、羧苄青黴素、四環素、土黴素、阿司匹林、普魯苯辛、左旋多巴、利福平、強力黴素、異煙肼及苯巴比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