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被雷電燒得麵目全非,已經無法收殮入棺。皇二子旻寧為維護皇家顏麵,決定暫時封鎖消息。並秘密地將一名與嘉慶皇帝相貌體材差不多的太監絞死,假扮嘉慶收殮棺中,而將皇帝的骸骨收在棺材底部,以掩人耳目。
當然,被雷劈死隻是一些傳說。在宮廷正史之上都沒有相關的記載,不過即使嘉慶皇帝真的是遭雷擊而死,官方的記載也不敢提及此事。因為皇帝遭雷擊而死,就等於是大逆不道,遭到天譴。誰寫了這樣的事情都會犯大忌諱。對於嘉慶皇帝的死因,官方的記載上都說是病死的。後人根據嘉慶皇帝臨死前的狀況推測,嘉慶皇帝可能是在年高體胖的情況之下過度憂慮疲勞,再加上天氣炎熱,猝發心腦血管疾病而死。
但是,不管嘉慶皇帝是不是正常死亡的,由於他在避暑山莊西暖閣暴死,此後避暑山莊便開始閑置,親曆父親暴亡的道光皇帝從這之後一次也沒來過。
附:嘉慶帝大事年表
乾隆六十年(1796年乙卯)
正月,貴州苗民石柳鄧等起義。九月,乾隆帝禦勤政殿,召皇子、皇孫、王大臣等,宣示立皇十五子琰為太子,明年為嗣皇帝元年。
十二月,諭:“朕於明年歸政後,凡有繕奏事件,俱書太上皇。”
嘉慶元年(1796年丙辰)
正月,太上皇禦太和殿,授璽,琰即皇帝位,太上皇訓政。
嘉慶二年(1797年丁巳)
正月,貴州苗民再次起義。二月,皇後喜塔臘氏逝,上諡號為“孝淑”。
嘉慶四年(1799年己未)
正月,太上皇逝。嘉慶帝親政。大學士和珅及尚書福長安皆獲罪下獄。和珅賜死於獄,福長安論斬。追贈糾劾和珅家臣劉全之禦史曹錫寶。三月,籍沒和珅花園府邸,花園賜皇十一兄永瑆,府邸賜皇十七弟永璘。
嘉慶七年(1802年壬戌)
十二月,川、楚白蓮教起義大部分被鎮壓。
嘉慶八年(1803年癸亥)
閏二月,嘉慶帝由圓明園還宮,入貞順門,陳德行刺,不成被俘。陳德及其二子伏誅。嚴申宮門之禁。
嘉慶九年(1804年甲子)
五月,清廷徹底鎮壓了白蓮教起義餘部,此戰事遷延九年,清廷耗軍費白銀二億兩。
嘉慶十年(1805年乙醜)四月,查禁西洋人刻書傳教。
嘉慶十三年(1808年戊辰)
九月,英國兵船進泊香山洋麵,派兵據澳門炮台,以防禦法國保護貿易為借口。
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戊)
二月,詔以鴉片煙戕生,逼飭督撫斷其來源。
嘉慶十六年(1811年辛未)
三月,謁西陵,巡五台山。七月禁西洋人潛居內地,並禁民人習天主教。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
七月,申嚴販運鴉片煙律,定食者並罪。
九月,天理教起義,其中首領林清聯絡宮中太監,分別從東、西華門衝入宮中,與官兵交戰,全部被殲。嘉慶帝為此下“罪己詔”。皇二子旻寧於此次突變中表現英勇,功封為智親王。
嘉慶二十年(1815年乙亥)
三月,兩廣總督蔣攸銛疏陳查禁鴉片煙章程,得旨:“洋船到澳門,按船查驗,杜絕來源。官吏賣放及民人私販者,分別治罪。”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丙子)
七月,英國使臣到京,因禮儀之爭未覲見嘉慶帝而去,並企圖把天津作為新的貿易口岸,帶領英使的大臣和世泰等受到黜降。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醜)
三月,增設天津水師營總兵官,專轄水師兩營。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
三月,謁東陵。慶親王永璘逝,嘉慶帝親臨其府邸祭奠。七月,禦前大臣賽衝阿、軍機大臣托津、總管內務府大臣禧恩啟建儲秘匣,宣示嘉慶四年禦書秘旨,立皇二子旻寧為皇太子。即日,皇太子奉大行皇帝梓宮回京,尊母後鈕祜祿氏為皇太後。八月,旻寧即位太和殿,頒詔天下,以明年為道光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