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出謀(2 / 2)

本家叔叔被張鴻鳴的這幾個問題問得頭腦也有些清醒了。當時在現場看到車禍後,聽到司機跑了,他第一反應就是跑了就得追呀,也沒有考慮到這麼多問題。所以他就提出這個建議,可是當時卻沒有人理他,他當然生氣了。這下他聽著張鴻鳴說得有道理,自己也就明白了,氣也就消了,對張鴻鳴信任度也提高了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張鴻鳴還能有一些清醒的思路,其實是他昨晚思索一夜的結果。

“鴻鳴,你說怎麼辦?”本家叔叔問道。

“具體怎麼辦我也拿不太準。現在,一切還得主要靠交警。不過,我們可以盡力為警察提供線索,這樣破案的速度就快了。比如說誰目擊了事故發生?誰看到了肇事車的車型,最好是車牌號。誰看到了肇事車逃跑的方向?這些我就拜托大家多留意一些,如果誰能夠提供線索,我們肯定會重謝!”張鴻鳴回答說。

“鴻鳴說的對,咱們都留意打聽著點兒,誰要是當時看到什麼了,聽到什麼了,主動說一聲,咱們絕不虧待。另外,咱們也得讓他們沒啥顧慮,誰給咱們提供了線索得保密點兒,別到處吵吵著瞎說!”本家叔叔說。

他還是個粗中有細的人。在這個人情社會中,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很多人都不願當證人,往往選擇了沉默。因為幫了這家,就會傷了那家,所以找證人確實有困難。最好的方式就是私下裏提供些線索。不過,照常理推斷,肇事車應該是過路車的幾率較大,在本地不應該出現這種人情因素,也許是過於多慮了吧。

眾人又亂哄哄地在這裏商討了一會兒,看現在也沒有什麼事情做,就都散去了。

家裏人按照昨晚的分工,紛紛行動起來。

楊豔趕去縣城裏找本家老叔,打通交警隊關係。臨走時,她猶豫了一下,還是裝了二千元錢。

人情社會,不找人兒,有時還就真辦不了事情。這也就催生了各種打招呼、遞條子,也催生了各種遊走於灰色和黑色地帶的腐敗現象。

張鴻鳴、周士元、邱虎三人則從事發地出發向北,沿著肇事車可能逃逸的線路尋找線索。

尋找線索這樣的事情誰也沒有做過,甚至頭腦中都沒有想過類似的事情,也沒有可供借鑒的方法,每個人隻能按自己的推測和理解去做。

兩條交通幹線在這附近相交,順著主幹線,又發散出很多分支,就像血管一樣,相互交織著,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給人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不過,現在卻給張鴻鳴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如果每一條路都要去找尋,這四個人顯然是不夠的。眾人就把重點放在了交通幹線千大路上。

路麵遺留物,兩側路溝的雜草,他們都仔細搜尋過,都是懷著寧可錯找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心態去搜尋。不過,由於心情過於迫切,加之沒有經驗,也有些草木皆兵了。甚至每一個廢紙片,一條髒布條都要仔細查看,分析與事故車是否有關係。

忙了半天,由於一直在低頭找,張鴻鳴累得頭暈腰痛,周士元、邱虎也累得不輕。

不過還好,半天下來,也算有些收獲。他們找到了一些不知什麼車上散落的零件等,眾人琢磨著也許和本案有關,就先收集了,等交給警察再進行甄別。

這時,張鴻鳴的手機響了起來。他看是個陌生號,按以往就不接了,現在是非常時期,就接通了,說不定是有人提供線索。

“你好,我交警隊事故五組的侯衛紅。請問,你是昨天千大路事故家屬麼?”電話中傳來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

“你好,侯警官,我是事故家屬。”張鴻鳴心想,難道找到肇事司機了?

“你們家屬馬上到事故現場來一下!”侯警官說道。

(今天樸槿惠會不會被彈劾呢?靜待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