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詢問(1 / 2)

侯衛紅見女人電話一直沒有接通,又見張鴻鳴似乎有事需要幫助,也就彎腰趴在桌子上,和張鴻鳴一起看起了發貨記錄。看了一會兒,他也感覺這滿頁的數字和字母是太亂了,很難發現問題。他點著一根煙,閉上眼睛想著,呼吸有些濃重,看來也是努力整理著思路。

一根煙的時間,女人依舊沒有聯係上老板,還在著急地反複撥打著電話。張鴻鳴和周士元也沒有新的發現。邱虎早已經嫌屋裏悶得慌,到外麵抽煙去了。不過,侯衛紅此時倒是有了一個思路。

他低聲交代張鴻鳴說:“你重點看兩個問題。第一個,對比一下事發當日的拉貨車數量與事發次日是否一致;第二,如果不一致,對比一下少了那幾輛車。”

張鴻鳴聽完侯衛紅的話,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圖。如果肇事嫌疑車真的在這個車隊中,那麼發生事故後,行為肯定有異常。通過對比,發現問題就簡單了,這樣,整個思路也就清晰起來了。

按照侯衛紅的要求,張鴻鳴在周士元的幫助下,認真比對起每天的發貨的車的數量,在一張空白的紙上,列出了兩天發貨的車輛號碼。

不一會兒,比對結果就出來了。誰也沒有想到,他們竟然發現了幾個重大的疑點!

不得不服氣,侯衛紅確實是辦案經驗豐富。他的這個提醒雖然很簡單,但是非常的實用,可往往被大多數人忽視了。

複雜的問題有時是自己想得複雜,很多時候用簡單的辦法就能解決。

張鴻鳴按照這個思路進行對比,馬上發現了問題。

通過對比車牌,他在這裏發貨的車一共是28輛。每天運輸兩次,上下午各一次。可是,在案發當日,上午是28輛車,下午就是26輛車了。

這兩輛車中是不是有一輛是肇事車,發生事故後逃逸了?這非常令人懷疑。

帶著這個疑問,張鴻鳴又深入分析了這兩輛車的行蹤,發現的問題更多了,疑點進一步升級。

第一個發現:案發當日下午,一輛車(暫且稱之為A車吧)並沒有發貨。通過分析案發前後的發貨記錄,A車在案發前幾天,每天都是按點出車,從沒有落下過一次運輸。但是,自從案發當日下午起至今,就一直沒有出現過。這輛車去了哪裏?為什麼離開?這是第一個重要的疑點。

第二個發現:案發當日下午,第二輛車(這就稱為B車吧)也沒有發貨,但是次日發了一天的貨,從第三天開始至今一直沒有出現過。這輛車的行為就更加怪異了,這又是一個什麼情況?需要進一步進行追蹤。

同時,還發現了一個更奇怪的問題。案發當日下午,有一輛車(暫且稱之為C車吧)發貨時間與其他的車存在巨大差異。這輛車早晨發車時間並沒有什麼異常,但是下午的時候,其它的車登記的發貨時間都是在1點到2點之間, A車卻是3點以後了,差了竟然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這一個小時去做什麼了?這缺失的一個小時恰恰就是案發時!難道是去毀滅事故痕跡?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

反常即妖!這三輛車被列為了懷疑的重點。

張鴻鳴小聲地將自己發現的幾個疑點一一向侯衛紅講清。

侯衛紅眉頭攢了起來,他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多的疑點。為了確保信息準確,他又對照著發貨的記錄單,從頭到尾詳細地核查了一遍,結果與張鴻鳴說的完全相同!

雖然現在還不能肯定肇事車就在這三輛車之內,但是,種種線索表明,這三輛車有肇事的重大嫌疑,否則不會出現如此的巧合。但現在隻是核查發貨記錄中發現了問題,要想深入追查這三輛車的線索,就要下些功夫了。

屋子裏這個女人依舊沒有聯係上她的老板,不知是真的聯係不上,還是她有意為之。不過,在聽到發現了線索之後,她的眼神還是有些飄忽不定,表情僵硬了許多。

此時,侯衛紅拉開公事公辦的架勢,鄭重地坐在了女人的對麵。張鴻鳴三人則立在侯衛紅的背後。

四個男人麵對一個女人,這女人就感覺一股巨大的壓力襲來,不由得更緊張起來。

屋子中的氣氛就為之一凝。

侯衛紅需要的就是這種氣氛。張鴻鳴三人站在他身後恰好符合他的心意,幾天的接觸,幾個人之間也有了一定的默契。

在如此重壓之下,人一般是不敢說假話的,除非他又極高的心裏素質,但是,這個女人肯定不具備這樣的素質,從她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此時她已經亂了心神。

侯衛紅開門見山地問:“前幾天在千大路上發生了一起惡性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肇事司機和肇事車輛逃逸。剛才我們在核查你們的發貨單據過程中,發現有三輛車有疑點,請你配合我們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