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衛紅讚許地點點頭。這一點張鴻鳴考慮的就比較長遠了,他不光隻關注於這一點,還有全局的考慮和後續事情的考慮。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僅憑這一處監控就能破案,非常有可能需要其他地方的監控和證據相互佐證。
侯衛紅又問:“如何確定案發時間呢?”
張鴻鳴又指著屏幕說:“侯警官,你看這裏。在今天查看這監控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在這個監控的最上邊這個地方,它所拍到的正是我嶽母他們村出村的路口,然後向北走、在千大路西側與之並行的這條土路,也能隱約拍到一些十分模糊的影像。這條土路向北然後右拐,就能到千大路上,前期調查也知道,這就是事發前我嶽母出行的路線。”
張鴻鳴調整監控進度,給侯衛紅演示著。確實,能夠隱約拍到那土路上的一些情況。但是清晰度是無法保證了。
現在這個監控拍到的廠子門口千大路上的畫麵尚且不是特別清晰,而這條土路還在千大路西側100多米,再加上有路邊樹木影響,根本拍不到清晰的影像。如果一個人在土路上行走,也隻能看見模模糊糊的一個斑點在移動而已。
張鴻鳴將監控錄像調到事發當天中午12點40左右,說:“侯警官,你看這裏,這時有一大團黑影從村裏出來,順著土路向北移動。按速度分析,這大概是自行車的速度。而此時正是學生上學的時間。在前幾天調查的時候,有學生反映就是在這條土路上,我嶽母騎電動車超過了他們,之後在拐入千大路時才發生的事故。”
張鴻鳴又指著屏幕一個點說:“現在你看這裏,這出現了一個白點,移動速度明顯比前麵黑影快。事發時,我嶽母戴的是一塊大的白色頭巾,我懷疑這就是她的影像。”
侯衛紅趴在屏幕前,認真地看著。眾人也都圍在二人身後,彎腰探頭盯著監控器屏幕上的影像。
確實,在這模糊不清的影像中,那團緩緩向前移動的黑影後側,有一個發白的小影像漸漸趕上這團黑影,並最終超了過去。這也確實與前期調查中那幾個學生提供的線索相吻合。
原來,事故發生後,張鴻鳴他們在走訪調查過程中,考慮到發生事故的時間大概是學生上學的時間,就重點走訪了經過事故地的一些學生。恰巧就在嶽母本村,有幾個學生曾在半路見到過她。當時六七個學生吃完午飯後,相邀騎自行車一起上學。因為時間還來得及,所以幾個學生在路上並行著,騎得很慢,邊走邊玩笑打鬧著。
這自然就影響了別人通行,包括王玉秋。她是個急脾氣,在夾縫中超過這幾個學生時,還訓斥了他們幾句,說不懂得怎麼走路,不料一兩分鍾之後就發生了事故。
世事總是偶然與必然的結合體。如果王玉秋中午在家做做飯,或是這幾個學生不擋王玉秋的路,或者是多擋一會兒,或是王玉秋不走這條路,這事故都不會發生了。可偏偏這一係列的偶然因素就疊加到一起,時間不早不晚,事故就發生了。但時間不能回放,曆史不能重寫,該發生的必然有其發生的必然因素。
此時,周士元已經將盒飯買回來,眾人肚子也餓了,就暫時放下監控的事情,快速吃了起來。吃完飯,張鴻鳴和周士元又將泡沫飯盒收拾到一起,裝入塑料袋,扔到了外麵的垃圾桶裏。
飯後,眾人又坐在一起。
侯衛紅說:“剛才我也反複考慮了,鴻鳴分析的很有道理。目前,我們確實應該確定案發的準確時間,這樣就可以縮小排查的範圍。雖然咱們不能肯定土路上這個白點就是受害者,但沒有其它線索前,我們也可以把這個當成一個線索,實際模擬看一下,也許就能推算出案發的準確時間。時間已經很緊了,咱們都得辛苦點兒,馬上行動吧。”
按照侯衛紅的分工,他和張鴻鳴在監控室裏,他負責總體指揮,張鴻鳴負責看守監控。周士元和邱虎負責開車模擬案發前肇事車和受害者的行進路線,以此核查清楚案發的具體時間。
眾人都按照侯衛紅的分工,迅速行動起來。
PS:昨日,與17K正式簽約了,感謝一直堅持看下來的朋友。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在評論處留言,我會第一時間回複的。
(清明將至,思念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