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提親事嫁世民
長孫氏(601—636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據《觀世音經信箋注》中所載,長孫氏小名“觀音婢”。她真正的名字,史書沒有記載,但有一說叫做“長孫無垢”,河南洛陽人。父長孫晟,曾任隋朝右驍衛將軍;母高氏,隋朝揚州刺史高敬德之女。武德九年(626年)長孫氏被立為皇後,諡號“文德”。長孫皇後博聞強記、深明大義,時常規諫唐太宗,對唐太宗影響很大。貞觀盛世的出現,她功不可沒。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皇後在後宮立政殿去世,年僅36歲。同年十一月,葬於昭陵。
長孫氏的祖先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由於是宗室長子,又立有大功,因此號長孫。祖輩有著非常顯赫的地位,長孫皇後的祖先長孫稚做過北魏的大丞相,封馮翊王。長孫稚的兒子長孫裕也就是長孫皇後的太爺爺,被封為平原公。祖父長孫兕,官至左將軍。
長孫氏之父長孫晟是隋朝的英雄人物,曾任隋朝右驍衛將軍,與李淵同朝為官。喜歡涉獵史書,文韜武略,英勇善戰,通曉邊境之事。當時隋朝與突厥及其他外族的往來都是由他預先交涉,曾經多次代表隋朝出使突厥,並曾送千金公主入突厥和親。有一次他在突厥大汗麵前,親挽長弓,弓弦震響聲如霹靂。隻見兩隻大雕應聲而落,居然是一箭雙雕,此後長孫晟被譽為“霹靂堂”。突厥可汗十分敬佩長孫晟一箭雙雕的箭法,就把長孫晟留在草原一年教突厥貴族子弟箭法。長孫晟趁機偵察突厥的山川形勢,部眾強弱。回國以後,長孫晟把突厥的國情地理詳細地告訴當時任北周宰相的楊堅,楊堅十分高興,非常欣賞他,後來隋代北周,文帝采納了他的離間計,“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之策幾乎讓稱霸大漠多年的突厥一時間土崩瓦解,為中原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巨大威脅,大大削弱了突厥勢力。
長孫氏的母親高氏也是出身於渤海的名門望族。長孫家悠久而良好的官宦之風為長孫皇後的成長提供了極好的生活環境。長孫皇後自幼聰慧美麗,知書達理,尤其喜讀《史記》類的曆史傳記書籍,待人接物都謹遵禮法,生活儉樸,深為父母喜愛,被家人視為掌上明珠,受到百般嗬護。
然而不幸的是,在長孫皇後8歲的時候,她的父親突然撒手人寰。失去了父親,長孫氏就等於失去了一切。長孫晟屍骨未寒,前妻之子長孫安業就立即擺出一副新任當家人的架勢,毫無顧忌地將繼母和異母弟妹趕出了家門。無奈之下,長孫氏的母親帶著兄妹二人投奔了他們的舅父,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這段不幸的經曆,對於長孫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那樣的生活讓她學會了察言觀色,學會了等待和忍耐,學會了如何應對複雜的環境。所有這些,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學到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受的,還很幼小的長孫氏在別人的屋簷下漸漸成熟長大而又八麵玲瓏。這為她在嫁入李家後,在極其複雜的局麵之中,還能應對自如,做了很好的準備。
然而,十分有趣的是,一代名後長孫氏,之所以嫁到李家,是因為倒提親,即長孫家的人主動向李淵提親。這在當時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新聞了。
長孫氏漸漸長大後,美貌聰慧的名聲已廣為傳播,上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然而能與這般優秀的天之驕女相匹配的郎君卻不多,這可著實難住了長孫家的家長。長孫氏的伯父長孫熾提了一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