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玄武門前悲歌聲(3 / 3)

而太子在後宮則拉攏了得寵於李淵的尹德妃和張婕妤。她們對李淵的影響非常之大,這使得李淵在秦王和太子的鬥爭中漸漸地傾向於太子李建成。

長孫氏見李世民漸漸失勢,心中十分焦急。隻好退而求其次,交好於級別稍微低一點的妃嬪,希望她們能站在秦王這邊。然而令長孫氏也沒有想到的是,其實她這樣做的效果反而更好,因為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早已白熱化,宮內宮外無人不曉。太子拉攏尹、張二妃是在明處,李淵自然會有所耳聞,所以平時她們對李淵說的話,李淵都會打個折扣。而長孫氏交好其他妃嬪是在暗處,當她們在李淵耳邊吹風的時候,李淵不會太警覺,反而會覺得更客觀。工於心計的李建成一次又一次地陷害李世民,李淵都沒有給李世民治罪,除了李世民是他親生兒子的原因以外,恐怕就得益於長孫氏暗中的努力了。

實際上玄武門之變前後,長孫氏是秦王府最為忙碌的人。因為秦王府的其他人早已經被太子和齊王所監視,他們的行動都沒有隱蔽性。而長孫氏雖然是李世民的妻子,可是作為一個在深宮長大的柔弱女流,太子李建成反而沒有關注她。於是長孫氏利用自己暗中培育起來的關係網,不斷為李世民收集信息。

玄武門事變之前,李世民就是通過她的幫助,得知六月初四一早李淵要在海池泛舟,然後才會安排接見太子和齊王。前去覲見的太子和齊王必定會經過玄武門。李世民這才得以妥善地安排伏殺他們的地點和時間。長孫氏還秘密調查了從玄武門到海池的路上,隻有臨湖殿周圍最好設埋伏。而且她還摸清了李淵身邊有多少侍衛等情報。無疑,這些情報是李世民以少勝多的關鍵所在。

然而更加令人敬佩的是,長孫氏在玄武門政變之時,一直陪在李世民的身邊。用自己的關懷熱情鼓舞士氣,用自己堅貞不渝的愛情來堅定李世民對勝利的執著。一襲長裙,伴著血色的曙光,為玄武門的兵氣森森徒添一抹嬌柔之氣,書寫出一代明後巾幗不讓須眉的另一麵。

最終,李世民和他的妻子長孫氏,贏得了整個天下。

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被一種沉重的道德負罪感所籠罩。弑兄殺弟,逼父退位,無論李世民多麼不願意,這樣的罪名都會被加諸於身。政變當天,李世民曾趴在高祖李淵胸前痛哭良久,政變的陰影,兄弟的亡魂始終困擾著他,令他不安、緊張、疲憊。這時候長孫皇後作為李世民身邊最為親近的人,是讓李世民振作起來的關鍵。

長孫皇後秀外慧中,性格外柔內剛,在李世民消沉的那段日子裏,她不斷地安慰李世民說:“太子之位,本就應該有德者居之。雖然殿下不是長子,但是殿下是治理國家的賢才,是能讓人民幸福生活的君主。眼下發生的事情,實在是殿下迫於形勢而做出的無奈選擇。殿下既然走過來了,就應該繼續往前走,萬事不能回頭。隻要殿下能治理好國家,曆史自然會給您一個公正的說法。”

其實長孫皇後明白,無論怎樣解釋、推諉,都改變不了李世民弑兄殺弟的事實。隻有讓李世民堅信自己是治理國家的明主,是能給大唐帶來興旺的明君,才能讓他忘記那段痛苦的回憶。在長孫皇後不懈的努力下,李世民慢慢化解了心裏的死結,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如何治理國家上。長孫皇後用自己的溫柔,掩蓋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開啟了一代盛世“貞觀之治”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