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看透生死憂身後(2 / 2)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當年卦中短短八個字,包含了重大的責任。長孫皇後需要怎樣的睿智、情操和奉獻精神,才能將這八個字譜寫得盡善盡美。然而長孫皇後用自己短短的三十六年人生,近乎完美地為這八個字做了詮釋。

長孫皇後去世之後,太宗遵其遺願,把賦閑在家的房玄齡召回朝堂,仍複其宰相之職。朝廷上下知道事情原委的人無不讚揚長孫皇後的美德。隨後,唐太宗又依照長孫皇後遺言,從儉修建了依山而建的昭陵。同年十一月,長孫皇後葬於昭陵,太宗李世民親自刻石撰文,其文稱“皇後節儉,遺言薄葬,以為‘盜賊之心,止求珍貨,既無珍貨,複何所求’。朕之本誌,亦複如此。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餘人,數十日而畢。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當使百世子孫奉以為法。”太宗的主要意思是說,以後建陵“務以儉約”,不“勞費天下”,還要求“百世子孫奉以為法”。正是長孫皇後的崇德尚儉之舉為天下人做出了榜樣,太宗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貞觀十一年(637年),也就是長孫皇後去世一年之後,太宗下“薄葬詔”,希望破除在喪葬之事上的老傳統。太宗皇帝認為:人們普遍相信厚葬才是奉終,高墳才是行孝,所以將壽衣棺槨雕刻得十分華麗,運靈柩的車子和殉葬物品都鑲金嵌玉。這直接導致了富裕人家超越法度而競相鋪張浪費,貧窮人家為了厚葬,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這既不利於生者,也無益於死者,理當懲處革除。於是他下詔曰:“其王公以下,爰及黎庶,自今以後,送葬之具有不依令式者,仰州府縣官明加檢察,隨狀科罪。在京五品以上及勳戚家,仍錄奏聞。”

從前太宗要厚葬高祖,可是如今他卻向全天下下薄葬詔,當然是與長孫皇後的影響分不開的。而長孫皇後是將厚葬同無道之世聯係在一起來看待的,完全可以說是放在政治的高度上加以認識的。這以後,薄葬觀念漸漸被人們所接受。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征死後,太宗命以朝臣一品官員的禮儀葬之,但魏征妻子裴氏說:“魏征一生節儉樸素,如果用一品之儀下葬,根本不符合魏公的願望。”所以裴氏對皇帝所賜之物,悉辭不受,以布車載著魏征的靈柩簡樸地安葬了這位一代名臣。

相伴多年既是良妻又是益友的長孫皇後去世後,太宗心中十分悲傷,常常獨自登上高樓無限深情地遙望長孫皇後的墓地昭陵,寄托自己的哀思。太宗經常因為過度思念長孫皇後而悲慟大哭,邊哭邊說:“不是我不知道天命難為不可改變,就算怎樣的悲傷也無補於事,可每當我退朝回宮再也聽不見皇後溫文如水的話語和及時的勸諫,我就會分外傷心。我不僅僅是失去了一個妻子啊,我還失去了一個能輔佐我的良臣益友啊!我怎能忘懷於她!”貞觀二十三(649年),53歲的唐太宗李世民病逝,終與長孫皇後合葬於昭陵。

而對於唐朝的大臣們來說,長孫皇後的過早離世,意味著一位政治象征的消失。多年來,朝堂的大臣已經習慣了長孫皇後的關懷,他們知道太宗從諫如流的背後,是因為有一位能積極開導太宗的妻子。長孫皇後從細節裏表現出來的大氣,是貞觀之治能夠出現的重要原因。

《全唐詩》中有兩首悼念長孫皇後的詩,分別是李百藥和朱子奢所做,代表了那個時代文人墨客對這位皇後的思念,詩文如下:

文德皇後挽歌

(唐)李百藥

裴回兩儀殿,悵望九成台。

玉輦終辭宴,瑤筐遂不開。

野曠陰風積,川長思鳥來。

寒山寂已暮,虞殯有餘哀。

文德皇後挽歌

(唐)朱子奢

神京背紫陌,縞駟結行輈。

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

寒光向壟沒,霜氣入鬆楸。

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