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提筆何處畫長生(2 / 2)

一路入了宮,張啟被老太監引著在這紅牆綠瓦大理石的道上左右轉了半天,終於來到一處大殿。這處大殿紅漆金飾,雕梁畫棟,極盡人間的富貴。

老太監將他引到正門前,往旁側一站,再次躬身道:“陛下就在裏麵,上真請進。”

張啟走上前,依言推門而入,當先看見殿內對麵的牆上掛著一副畫。畫中時間大約是在傍晚,這會正夕陽西下。主體乃是群山,綠玉蔥蔥,巍峨高絕。最近處的一座山巔站著一位青衣的道人,他正迎著風眺望著天邊夕陽中一座模糊的巨城。在畫的右上方有人題詞寫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落款處無人留名,一片空白。

張啟正要仔細觀看,這幅畫又發生了變化。隻見畫上有金光閃過,然後由淺而深,由小而大現出一個耀眼的金光的字來。張啟注目其上,看見畫中洋洋灑灑寫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與張啟心中那篇似有相同又似完全不同,其言字字珠璣,高深晦澀,他一時間看癡了。

但是這番變化似隻有張啟能看得到,畫下還有一位七旬的老者,他同樣正在凝視著那幅畫,卻一無所覺。他也知道張啟來了,開口問道:“玄真道長他老人家還好嗎?” 一句平常的話,他說起來卻是別有威嚴,應該就是皇帝陛下了。

張啟不舍地移開目光看著他的背影,應道:“師叔他一切安好,陛下無需掛念。”

“怎能不掛念?沒有道長他老人家便沒有朕今日,朕十分想念他老人家啊。”皇帝轉身過來,發現他在瞟著背後這幅畫,於是問道:“道長看這幅畫如何?”

張啟由衷地答道:“非常好。”他得見畫中奇書,一些在修行上的困惑都解釋開來。他看得出這次所見奇書居然與心中那篇大有關聯,仿佛是前後相承,隻是末尾處不曾通達,似乎還有下文,也不知道何時才能遇到了。

皇帝聽他作答,仿佛深有同感,說道:“此畫意境高遠,無比曠達。朕倒是以為更妙的是這首詩,道長以為如何?”

聞弦歌而知雅意,張啟剛才看過這首詩,自然知道陛下問的不是這首詩。此時再望,問道:“陛下以為什麼是長生?”

皇帝毫不猶豫地回答說:“自然是青春不老,永生不死,與天地而同在,與日月而同舟。”

張啟一陣沉默,皇帝說的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它隻是世人因恐懼生老病死而發出的一個美好的願望罷了。據他觀《太乙》所知,世間根本沒有人能達到那種境界,故稱那種境界為仙。仙境高遠,乃是修行的盡頭,然而修行又無有止境,因此仙境應是永遠不可得。他搖搖頭說:“陛下所言已經超出長生的範疇,今日隻論長生。陛下可知彭祖?”

皇帝一時沒想起彭祖是誰,皺眉問道:“道長說的是?……”

張啟見他不知或者忘了,又問道:“傳聞上古時代,生靈以八百歲為一春,以八百歲一秋。陛下以為他們可否算得上是長生?”

“嗯”,皇帝不知他為何這樣問,勉強作答。

張啟再次問他:“而彭祖據傳乃是其中最長壽的人,他又活了八百個春秋,陛下以為彭祖可否算得上長生?”

皇帝明白他為何這樣說,道一聲“確實”。爾後他不等張啟再問,歎息說道:“但是彭祖還是死了,壽終而亡。”

張啟點頭稱是,總結說道:“陛下,這世間本沒有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