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重要的是,蓋茨意識到在新興的PC市場,擁有一套占主導地位的操作係統對公司的前途有多麼重要。因此1980年的夏季,IBM為了推廣PC,找到蓋茨頭上時,蓋茨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IBM,並在合同中提出了一個創新的方案,即在向IBM提供操作係統的同時,又說服IBM同意微軟向其他計算機廠商提供操作係統授權。這樣,微軟在當時不僅僅擴大了操作係統的市場,同時也借助IBM機器的推廣創建了所有公司共同使用的標準平台。
微軟公司另一位創始人艾倫這樣說:“蓋茨總是想著如何讓公司的產品更成功,更具市場競爭力。如果換一個人回到當初那個年代,我真不知道他是否會擁有同蓋茨一樣的遠見卓識。”
為了保證創新性,微軟還創造性地將研究人員和業務經理置於一處,每當對一個問題的研究有所突破時,其成果就會傳遞給產品人員來檢驗,是否符合微軟現在產品發展的需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相應的生產、市場推廣活動就會展開,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天幾乎所有微軟的產品都同研究院的研究相關。
在過去的幾年中,蓋茨和微軟的工程師們將越來越多的新功能集成到微軟的產品中,其中包括網絡瀏覽器和多媒體功能。當然,微軟的這一舉措也招致了美國和歐洲反壟斷機構的調查。盡管如此,微軟還是能夠毫不費力地讓消費者一如既往地使用該公司產品。
由於視窗操作係統和Office辦公軟件市場日趨飽和,微軟開始尋求新的收入來源。利潤豐厚的商業軟件市場進入了軟件巨人的視野,這一市場將為公司帶來100億美元的收入。但是在開發的過程中,微軟做出了許多不合常規的舉動。蓋茨雖然通過收購方式已經擁有了4套商業應用係統,這些軟件係統已經具備了財務、人力資源以及ERP、CRM功能,但是蓋茨沒有直接使用這些軟件,而是選擇了重新開發。
蓋茨認為,在商業軟件市場,如果你的係統擁有更多的工具和具備更多靈活性,就可以贏得更多用戶。在目前推出的“綠色”計劃中,微軟正在開發一套全新的商業軟件係統,它能夠和微軟的下一代台式機和服務器軟件係統緊密結合在一起。它意圖實現商業應用軟件係統與微軟整個產品線的無縫集成。這樣的組合讓微軟在操作係統上的標準意味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首席執行官鮑爾默認為,小企業市場是一個諸侯割據的市場,但其潛力巨大,該市場一直將信息技術行業拒之門外,現在進軍這塊市場的時機已經成熟。員工不足百人公司的產出占美國經濟總產出的一半以上。但是目前市場上為這些公司提供的軟件隻是一些專業應用程序的隨意拚裝。
為了打破這一常規,微軟公司可能需要在將幾種技術綜合在一起進行創新方麵投入更多的精力。無論研究實力多麼強大,微軟看到機會時都不會太晚,屆時它將麵臨激烈競爭。但在微軟的發展史上不乏後來居上,追趕市場佼佼者的事例。於是,微軟希望開發一些新的軟件來獲利,這些軟件能補充、吸收其他公司的應用程序的數量。
蓋茨說得沒錯:一個新的時代正在誕生。隨著數字化裝置之間的互聯程度逐漸提高,並能相互協作,自動地處理越來越多的商務往來,互聯網已漸漸超出了萬維網的範疇。不久以後,能夠實現網上互動的工具就不隻是瀏覽器一種了。安裝在個人計算機之上的任何應用軟件,甚至是移動電話或PDA裏的應用軟件都能直接接入互動服務,你的工作和生活將因此而變得更加方便。
這些服務很可能通過訂購的方式來銷售,但目前如何提供這些服務還沒有可供遵循的商業模式。因此,微軟必須開創這一模式。正是在這一口標的推動下,微軟雄心勃勃地推出了改造互聯網的Dot Net戰略和Hail Stornm技術。為了在許多已經開始飽和的市場上刺激其軟件的銷售,微軟還需要有新的定價和營銷手段。
而且,微軟一向不惜重金網羅天下電腦英才,敏銳地捕捉每一項技術創新,傾全力研製開發最新產品。微軟視窗30版,是圖形化操作係統的革命性進步,盡管它隻是附屬在DOS下的虛擬操作係統,但其圖形化的友善操作界麵,使用戶耳目一新,驚喜萬分。視窗30版上市後流行極快極廣,反過來極大地刺激了IBM兼容型電腦的銷售和以視窗為最新標準的應用軟件開發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