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微軟的辦公軟件已經占據了統治地位,但是比爾·蓋茨和他的員工仍然沒有放棄對產品質量的改進。微軟的員工始終堅守這一信條: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如今,微軟的用戶已經習慣了微軟辦公軟件的界麵操作,對於微軟在辦公軟件的更新也是十分期待。而在辦公軟件市場中,微軟也能占得先機。
然而,有的時候,或許是微軟為了讓產品更完美,免不了要推遲產品上市的時間。在2000年,預計上市的客戶管理軟件(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在測試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小問題,用戶在進行客戶產品分析的時候,會給用戶帶來不便。當有關人員把這個問題上報給微軟領導層的時候,微軟的領導層馬上做出表態,推遲產品上市的時間,讓研發部門立刻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微軟的用戶都會感覺到,微軟好像一直在他們身邊。當微軟的工作人員發現係統或應用軟件的漏洞以後,會立刻公布這些漏洞,並把這些漏洞的補丁在微軟的官方網站公布出來,以供用戶下載。用戶在使用微軟的軟件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什麼問題,可以反饋給微軟,最後這些問題都會得到圓滿的解決。
正是微軟優質的產品和良好的服務讓微軟贏得了更多的顧客。在微軟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一些企業卻在逐漸沒落,這也正好說明了微軟的過人之處。
在微軟的發展曆程中,一直沒有放棄對產品質量的追求,所以,微軟的產品質量也隨著微軟的發展不斷得到提高。
成為“新經濟先知”
創新一直是蓋茨和微軟的主旋律。在IT業界,蓋茨可謂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很多人都指責微軟的壟斷行為破壞了市場上的公平競爭,甚至有人認為微軟今年的成就更多是建立在他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然而不論如何,隻有蓋茨才配得上過去75年最偉大創新者這一稱號,因為除他以外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PC發展曆史上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記。
正如通用汽車公司總裁傑克·韋爾奇所說的,在目前這個競爭激烈的新經濟時代,一個企業家最差勁的表現就是缺乏創新、不思進取。沒有知識和技術創新,對一個企業是非常危險的致命信號。西方企業界流行一句話:“不創新,即死亡。”
創新意識完全是一個新興的事物。蓋茨表示:“我們正在完成一些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工作。在過去幾年裏,我們的很多工作都並不引人注目。媒體上連篇累牘都是有關訴訟案的消息。然後又是網絡公司在唱獨角戲。我們並沒有刻意要這麼做,但的確有一股產品浪潮即將來臨,它將顯示,我們正站在一個新時代的前沿,這個時代與互聯網時代全然不同。”
技術在不斷進步的計算機行業正麵臨各種接踵而來的新的挑戰,而蓋茨的工作是要確保他的公司永遠比競爭對手領先一步。他必須要考慮到廣大的顧客以及他們需要什麼。1994年,微軟把教育作為計算機發展的領域來重點考慮,並為8~14歲的青少年開發出增進智力發展和培養實用計算機技能的軟件包,代替了那些具有暴力和侵略行為內容的軟件。
這個措施的突破在於把電腦用戶轉向一種新的產品——一種在當前充滿著不斷增長的暴力的世界裏更易於為社會所接受的產品。這無疑又是蓋茨作出的一項英明的商業決策。當時軟件開發集中在操作係統和應用軟件上,蓋茨這一突破常規的做法讓他的微軟在市場上名利雙收。
當然,最大的創新就是做前人沒有做的事情。一種是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困難的,這種事情需要絕頂聰明的人去把它做出來。另外一種則是把沒有被人看到過,或者是別人看似不重要的事情,通過你的工作,讓大家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在這兩種創新中,後一種顯得更為重要,因為要完成這種創新,不僅僅需要聰明才智,還需要毅力,要能承受一些東西。蓋茨在創新的過程中,往往因為觀念太超前,很多時候就是處於這種角色。
而蓋茨的這種善於突破常規的思路在創業之初表現地更為明顯。早在微軟與IBM的合作之時,蓋茨這個PC產業的“先知”就意識到,如果將計算機操作係統和軟件同硬件分離,各種類型的廠商和產品也將隨之出現,蓋茨正是這些“先知”中的一個。當時,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想法,因為它意味著計算機技術的研發不再局限於少數工程師。甚至蓋茨本人也表示:“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想法,不僅為硬件提供了發展機會,也給軟件領域帶來了創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