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斷超越自我(6)(1 / 3)

在多數人的觀念中,模仿似乎不夠光明正大,往往背負“抄襲”的惡名,很難與創新劃上等號。其實這不完全對。創新與模仿並不抵觸,靈感和創意也可以從對手身上獲得,善於學習和模仿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是一條成功的捷徑。當然,要戰勝對手,關鍵還在於你能不能在這個創意裏提供給顧客更多、更好的東西。因此,企業不能隻是單純的抄襲和模仿,而應在模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壯大。

對許多新的行業來說,一開始都是從零做起的。原先是沒有這個行業的,那麼學習是第一步,學習別人的經驗和做法,通過這個學習逐漸把它學為我用,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最後再創新自己的品種,才會在市場競爭中擁有足夠的優勢。

不斷追求產品質量

想要在市場上的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那就要狠抓產品質量。良好的產品質量也是本著對顧客負責的態度,隻有讓顧客切實感覺到產品質量好,才能進一步擴大市場。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是微軟對產品質量的承諾。

在微軟,追求產品質量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來。當新的產品問世以後,對產品改進和更新的工作又開始了,微軟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為顧客帶來更多的便利。

比爾·蓋茨在商場打拚多年,對顧客和市場這兩個要素看得十分重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顧客和市場,但是如何才能贏得顧客,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呢·那就是企業生產的優質產品。優質的產品就是市場的敲門磚,不但能夠很快占領市場,還會讓企業贏得一個好的名聲,進而形成一個品牌。

在很多中小企業,從企業建立之初就依靠一項技術生存,幾年,十幾年過去了,技術還沒變,而企業也要壽終正寢了。而在微軟,當一頂技術取得領先以後,也標誌著開始為下一項技術研發做準備了。所以,微軟的員工從不滿足於現狀,今天的成績隻能代表過去,一切還要重新開始。這或許也是軟件行業的特殊性,因為軟件的更新速度要比其他的產品的更新速度要快,稍一懈怠,就容易被人超越。

在計算機軟件行業,軟件的質量決定了誰是軟件行業的主宰者。有人說微軟壟斷了係統軟件市場,這句話也不全對,隻能說微軟在係統軟件市場具有絕對的優勢。說起微軟的係統軟件,其實微軟也經曆了十分曲折的道路,微軟的係統軟件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微軟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現在,微軟的操作係統以穩定、實用、功能全麵和操作簡單贏得全球用戶的好評。從微軟最初開發的磁盤操作係統(DOS)到現在剛剛問世的Windows 2008操作係統,可以說微軟的操作係統經曆了很多次的改進和更新,才有了今天如此實用的微軟操作係統。細算一下,如果從最初微軟推出的DOS10算起,到現在的Windows2008,再加上與微軟正式版一起推出的家庭版和企業版,微軟幾乎每一年就推出一套操作係統。由此可見,微軟為提高自己的產品的質量,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不單是係統軟件,其他軟件也是如此。比如文字軟件,你可以在搜索引擎(比如穀歌)中輸入“文字軟件”,然後按一下回車鍵,你會發現除了微軟的Word以外,還有金山軟件、Swish max文字特效軟件等,這也僅僅是在中國,就有幾個軟件公司與微軟的競爭,如果把全世界與微軟競爭的軟件公司加起來,那一定是個的龐大的數字。所以說,微軟在世界的軟件市場上能夠站穩腳,已經很不容易。在中國,2005年,微軟的Office軟件的市場份額是7301%,比2004年提高了大約5個百分點。所以當你走進大中型企業的辦公室,凡是用來辦公的電腦,你會發現大都裝了微軟的Office軟件。微軟的Office軟件以其優異的品質,強大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贏得了我們的信賴。

微軟的Office軟件能有今天的成績,與微軟員工的艱苦努力是分不開的。20世紀80年代末,微軟決定進軍辦公軟件市場,於是比爾·蓋茨和他的員工開始了漫長的開發Office軟件的道路。之前,美國辦公軟件市場被幾家公司占領,蓮花公司,Word Perfect都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初出茅廬的微軟公司當仁不讓,雖然以前並沒有從事辦公軟件的開發,但是憑著微軟員工不懈的努力,絲毫沒有顯示出落後的態勢。

微軟的辦公軟件雖然上市比較晚,但是自從上市以後,就不斷改進軟件的質量。在1996年上市的MS-Excel中,增添了文件格式轉換功能。在1999年上市的MS-Word中,用戶可以自己定義常用工具欄,大大方便了專業人士的需要。此外,用戶還可以在文檔中插入超級鏈接,將Internet Explorer與MS-Word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在2003年上市的MS-Excel中,用戶可以實現多個表格的合並和拆分,這大大節約了用戶的表格操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