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名垂青史的第一武將(4)(1 / 2)

太平盛世

激戰後第三天,大阪城陷落。元和元年(1615年)5月的一天,年僅23歲的秀賴在城裏的風箱倉內自盡,和他一同自盡的,還有他的母親澱君、大野治長和剩下的20多名重要家臣,一場激戰就此結束。從那天起,豐臣家的人永遠不會出現在家康麵前了。熊熊燃燒的大阪城裏,傳來陣陣德川軍的勝利歡呼聲。

一位住在平戶的亞當斯的朋友克庫斯,在寄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一封信中,描述了大阪城陷落前後的情況:

他(指秀賴)燒死在城裏,但也有人說逃到薩摩或琉球去了。他母親(指澱君)切腹自殺,他的幼兒受皇帝(指家康)之命處死,其他殘黨也都同樣被處死刑。

千姬最終被阪崎出羽守奮勇救出,家康心頭的一塊大石終於落地。想到澱君和秀賴的下場,家康仍然心有餘悸,一生征戰的他流出了淚水。正信安慰他說:“這是他們不自量力,執意要與主公為敵,怪不得主公。”

家康卻打斷他的話:“不,這都是那些浪人不好,秀賴母子是受到浪人的煽動。”家康因此更加痛恨那些浪人了。

戰爭結束,家康勝利的消息傳開,百姓們都高興地說:“今後天下總算太平了!”大阪城在戰爭中遭到了嚴重的毀壞,人民都陸續回來重建家園,一片喧嘩聲中,家康看到百姓一片祥和,暗自慶幸總算沒有白來一趟,國內總算是安定下來了。完成安內的工作,家康繼續忙他最重視的兩項工作:一個是加強建設江戶,另一個是積極推展對外貿易。

然而家康並沒有忽視戰後的事宜,他知道要讓天下真正太平,除非諸侯都能上下一心,不再有叛亂的發生。早前他就命天海、崇傳和林羅山擬定新製度,如今時機成熟,家康在7月7日召集全體諸侯來到伏見城。

諸侯們先後趕來,很多人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當中,家康先向大家致謝:“大阪城得以迅速攻陷,全賴各位幫忙,這一次辛苦各位了。”接下來家康又說,“相信大家都希望天下太平。靠武力解決問題,實在是不得已的!”

諸侯們想起去年冬季之戰和今年夏季之戰,一時間都感慨良多,大家彼此會心地相望,然後聽家康繼續說下去:“有些事情,希望各位以後一定要遵守。”家康當場頒布了13條規定,後來被稱為《武家法規》,其中最重要的幾條如下:

努力使自己文武雙全。

不可窩藏違背法規者。

各國城池若有修繕或興建,應先行報備。

結婚應先行報備。

各諸侯執勤時,要根據身份限製隨從人數。

各諸侯及武士應力求節儉。

除此之外,家康還將祖洞和尚告訴他的“五字”“七字”講給他們聽。

《武家法規》頒布之後,為區別朝廷和幕府,家康又製定了17條《朝廷及公卿各法規》,隨後又緊接著製定了寺廟的法規。德川幕府的基礎就這樣一步一步穩固起來。新製度開始順利地實施,家康又開始有閑暇時間外出狩獵了。為了觀察民眾對自己所製定的製度有什麼反應,家康還不忘四處察看各地狀況,探訪民家。

家康再次來到了駿府郊外的安倍川堤上,幽幽的河川和美麗的富士山還像從前那樣,而家康卻已經經曆了驚心動魄的一生,年過七十的他站在這裏,往事一幕幕地湧上心頭。

13歲的時候,他還是今川義元的人質,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也就是在現在所站立的地方,他立誓要成為全國第一武將。這個願望貫穿了他的一生,75歲之前,不管遭遇什麼樣的驚濤駭浪,他始終一往無前。多少次瀕臨絕望的邊緣,想要追隨父母於地下,卻又依然為了理想而堅持下來,忍辱屈居於信長甚至秀吉之下。現在,所有的痛苦和屈辱都成為過去,自己成了全國的至尊,想到這裏,家康的心中豁然開朗,回頭對隨侍身旁的正純說:“正純,你再退後一步。”

正純十分不解,但是仍然毫不猶豫地向後退了一步。家康沉湎於遙遠的往事當中,好一會兒才把閉上的雙眼張開:“正純,也許你不知道,我13歲的時候來過這個河邊。”

正純答道:“我常聽家父提起這件事。”

“當時我身為人質,心裏很痛苦。當年元忠就在你現在所站的地方陪著我。”

“是。”

家康想起了曾經的場景,不禁向正純講起:“那時,有一群孩子在河邊玩石頭會戰……”最後家康說起那些孩子們譏笑他是人質,他的雙眼已經潤濕了,“我就這麼咬緊了牙關,一直走到今天,都是源於當時的誓言,我絕不會輸給他們,我要成為全日本的至尊。”

正純聽後很感動:“就因為經曆這許多苦難,所以成了日本第一武將。”

家康點點頭說:“遭遇痛苦時最要緊的就是忍耐,隻有堅強的人才能夠出人頭地。”家康靜靜地注視著那個曾經發生過石頭會戰的地方,突然間覺得當年的孩子們好像仍在那裏一樣。他朗聲大笑,不自覺地高聲叫道:“怎麼樣?我已經成了天下至尊,出來!我勝過你們了,出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