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接見了這位年老的農婦,原來她的兒子正在當兵,因為在站崗時打瞌睡,將要被判死刑。

“我的兒子是自願當兵的,他從小就沒了父親,很孝順我。一個星期前,他休假回來,不巧我剛好在生病,他天天不睡覺地照顧我,假期結束後他又回到了戰場上,結果當晚又輪到他站崗,由於他太疲倦,才會打瞌睡的,他絕不是偷懶。”

農婦的話令林肯很受感動,他對老婦人說:“我想你的兒子是個善良的士兵,我也知道,沒有比失去兒子更令人傷心的了,我會想辦法幫助你的。”

於是林肯立刻親自寫了封信派人送到前線去,使那位士兵免於遭受死刑。林肯在信裏說:“我不願意讓一位年輕的軍人白白地死去。我希望由下一代的青年負起時代的重任,使得美國更平等、更自由!”

第二天,林肯還派了一輛馬車送那位老婦人回鄉。

轉折點

戰爭已經持續三年了。

夏天開始,格蘭特將軍所率領的部隊節節勝利,一直攻到了維克斯堡。這個要塞麵臨密西西比河,是南軍一處重要的據點。北軍若能攻占維克斯堡,將徹底切斷密西西比河東西兩岸的聯係。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阿肯色三州的資源和物資將無法再運往東部,缺乏物資補給的南軍將無力再戰。

正當格蘭特將軍率軍對維克斯堡展開猛烈的攻勢時,南方的李將軍也率領大軍直接攻向賓夕法尼亞州。李將軍是美國南方最優秀的軍人,他率領的也都是精銳部隊。

華盛頓再度陷入危急狀態,但格蘭特遠在維克斯堡,來不及回來支援,因此便派米德將軍率領85000人去迎戰。

此時南軍已打到葛底斯堡,兩軍就在此相遇,展開了激烈的爭戰。當時正值深夜,隻見一片火光、炮聲隆隆不絕於耳。天亮時,兩軍的傷亡都很慘重,戰場上遺屍遍地,血流成河。

第二天情況也是如此。

到了第三天的傍晚,兩軍都已疲憊不堪,無論是南軍或北軍,都隻剩下一半的人了。

“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 李將軍放棄了戰鬥,開始撤軍。

北方軍也無力再戰,看到對方已經停火,倒頭便躺在戰場上睡著了。等到第二天早上睡醒,發現沒有一個南軍,才知道他們已經全部撤退了。

葛底斯堡之役,南北雙方傷亡、失蹤的人多達5.1萬,兩軍都損失慘重,自此之後,南軍元氣大傷。

格蘭特將軍在維克斯堡也取得了勝利。

本來已經失望的北方人,這時有了信心,認為這次戰爭是贏定了。

這年的11月19日,政府特地將葛底斯堡戰場的一隅辟為殉戰烈士墓,舉行隆重的追悼儀式。

這天的天氣晴朗,被血染紅的戰場鋪滿了紅葉。烈士的家人和北方各州來的人,都聚集在此。

禮炮響過之後,典禮隆重開始。先由合唱團唱詩,接著由林肯致辭:

在87年前,我們的國父們在這塊土地上創建一個新的國家,乃基於對自由的堅信,並致力於所有人皆生而平等的信念。目前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國內戰爭。我們的國家或任何一個有著同樣理想與目標的國家能否長久存在,這次戰爭就是一場考驗。現在我們來到這裏,將這戰場上的一小塊土地奉獻給那些為國家生存而英勇捐軀的人們,作為他們最後的安息之地。我們這樣做是完全適當的,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