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之下,北軍怎麼能戰勝團結一致的南軍呢?林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由於戰勢緊急,林肯任命佛裏蒙特擔任中部地區的軍隊總司令。這個人年輕有為,很多青年都願意在他的麾下效命。

布魯蘭戰役結束後,佛裏蒙特在密蘇裏州頒布了“解放奴隸命令”。 這個布告如果真的執行,原來保持中立的蓄奴州可能會立即加入南方聯邦。林肯總統聞訊,立即致信堅決反對,要求佛裏蒙特修改命令,使之符合國會頒布的法令。佛裏蒙特斷然拒絕。林肯於是以總統權力取消了佛裏蒙特的命令,後又將其撤職。

第二年,麥克萊倫也辭職了。這樣一來,林肯隻好親自擔任總司令,發布作戰命令。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令林肯擔心的事。因為戰爭的關係,北方有很多工廠都倒閉了,與外國的貿易也因此減少。南方的情況也差不多,英國因為需要大量棉花,希望戰爭趕快結束,所以經常供應武器和金錢給南方。

戰爭拖久了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林肯自己也不知道。在這層層的憂慮之中,林肯的內心也慢慢有了一種轉變。他想起了佛裏蒙特所發的布告。林肯原來的想法是先謀求合眾國統一,奴隸問題以後再說。

但是北方有很多人非常讚成佛裏蒙特的作法,大家都認為:我們是為了解放奴隸而與南軍作戰的。現在有了這個理由,隱藏在林肯內心深處的理想,也逐漸被喚醒了。

“即使合眾國統一,卻不能維護自由的精神,那又有什麼意義?這是為了所有人類的自由而戰!”

戰爭繼續著,林肯的信念也越來越明顯,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已有了奮戰到底的決心。

前來參加義勇軍的人中,有位年約40歲,名叫尤裏西斯·格蘭特(1822~1885年)的人,格蘭特年輕時曾參加過墨西哥戰爭,表現十分傑出。

他的領導能力逐漸在軍隊裏嶄露頭角,不斷地受到上司的賞識,終於讓他指揮大隊人馬。格蘭特率領的軍隊紀律嚴明,連戰皆捷。

1862年春天,格蘭特所率領的部隊攻下了南軍好幾個要塞。這對一直打敗仗的北方軍來說,無疑是個很大的鼓舞。於是林肯提升格蘭特為總司令,正如林肯所預期的,格蘭特是個了不起的軍事人才,政府軍在東部和中部接連取得了勝利。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862年,林肯擬就了一份《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正式的宣言,是在次年的1月1日公布的。

不人道的奴隸製度終於被林肯總統廢止了!從第一次看見奴隸市場以來,林肯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項玷汙人類曆史、違反人道的製度終於被明令禁止。從此以後,再也看不到殘酷的奴隸市場了。

但是,北方與南方的戰爭還在繼續之中。如果這場戰爭無法獲勝,解放奴隸的宣言也就沒有意義。因此,這場仗非得打贏不可。

此時北軍雖然已重振了軍勢,但是戰爭的情況並不順利。為了鼓舞士氣,林肯常常騎馬到前線去巡視,年輕的兵士看到總統親臨都很興奮。

林肯看到這些年輕的士兵,想著他們不知何時就會犧牲在戰場上,內心裏痛苦至極。有天晚上林肯正在通宵工作,侍衛告訴他有位老婦人來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