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攤前,一快快烤豆腐放在鐵網上,絲絲黑煙冒起,隨風舞。每到晚上,校門口所在的那條路都是熱鬧的。小攤販占滿了整條路,其中大多是燒烤攤。白天這裏隻有寥寥幾家。烤肉,烤土豆和小饅頭一直都是我喜歡吃的食物。上大學以前,總是聽人說學校是社會的窗口。學校和周邊真的像是一個社會的縮影。超市,酒吧,網吧,咖啡館,小區,餐館,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都有彙聚。當然放眼所及都是好的,而陰暗總是和光明共生的。
一張桌子,五六個人圍在一起,筷子不停的翻著,或吃或翻,這是自助燒烤,自給自足。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創新,模仿層出不窮。自助,這種舶來品,在校區周邊挺時尚的。吃過自助火鍋,那次和一哥們要了兩三盤魚,去之前在超市裏買了四罐哈爾濱啤酒。蘸醬是醋和蔥花,另外放了一些切碎的青椒。我一直覺得很失敗,每次吃火鍋都是跟風,完全不知道生熟。小店裏敗了八張桌子,剛進來的時候裏麵有兩桌。進來之後,選了鴛鴦鍋,老板娘端上火鍋之後,旁邊的一對情侶就離開了。吃著火鍋喝著自帶的啤酒總感覺怪怪的。其實店裏是有啤酒賣的,口袋裏沒錢,隻好自帶了,老板娘也是好人,沒說什麼。
每次去校門口吃燒烤,出去大多都是二女四男。女生手巧,烤的活一般都是女生在做,男生頂多是放點油,翻下烤著的食物。有燒烤沒酒是不行的,吃燒烤還是為了喝酒。
酒,有時適合一個人喝,更多時候則是幾個人喝。吆五喝六,劃拳都是助興的手段。酒,這種東西總是能把人內心裏的東西翻出來,就像烤架上的燒烤,翻得久了,便變了樣子。酒後吐真言罷了。
小凡在烤著豆腐,豆腐放在烤架上之後,我便拿著刷子刷油。我們這一桌六個人,小凡和她閨蜜,我們宿舍四個。點的東西也是平常,一盤豆腐,一盤土豆,一盤五花肉,還有生菜和小饅頭。我們一般都是去正對校門口那家,是東西地道,吃的多了也就吃慣了,漸漸和老板也熟了。喝酒並不總是愉快的。
每次來這裏晚上回去的時候,總是暈暈的,甚至有次走一路吐了一路。到宿舍的時候人早已暈頭轉向了。
我對老大的印象一直都是很裝,尤其是他一身氣質。老大喜歡文學,一般文學院的學生和他比起來,也是不如的。記不得多少次他在宿舍裏抄寫文學知識,以至於一張口都是酸儒味。為人和氣,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
老三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苦讀聖賢書那種。每天在宿舍裏抱著專業書讀。老大雖然和氣,卻是閑散,偶爾讀些文學。就是這樣兩個人天天吵的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