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兒子沒有馬上再反駁,夏晉升又和顏悅色地說道:“再說,爸的話還沒說完,劉先生有個寡居的大姐,帶著外甥女玉梅一直跟劉先生一起生活,這件事我也有所耳聞。剛剛我們倆,還有你娘,一起看了姑娘的照片,人漂亮不說,還心靈手巧,懂規矩,守孝道,我們已經為你和她約定了婚事了。等到今年的年底就為你們完婚。這樣,你也好收收心,踏踏實實過日子,別再跟喻維寧、張翰、劉一辰他們瞎胡鬧了,都是正經的大戶人家,讓你們玩,也得有個限度……”
“爸,您說的是我的婚事嗎?”
“不是你,還有誰?建敏那麼小,她的婚事,還得等上三五年再議。”
“可是,我的婚事,您都不讓我發表意見,也不問我願不願意,答不答應,就想通知我一聲,就算行了嗎?”
“那是當然,你出去問問,哪個人家的婚事不都是這樣子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古有之,天經地義。”
“可社會進步了,好多事都變了,遠古的人連火都沒發現,都吃生的東西,現在,好賴我們都把東西做熟了吃吧。上點講究的,一個菜都炒出多少種樣式來,哪件事,不是都在變?都在進步?”
“變變變,你就知道變,變得敢跟先生頂嘴;變得給逃課的同學打掩護,還想跟著他們一起逃;變得拿你老爸的話當耳旁風,對不對?”夏建東的一句話又把父親給惹急了,說起話來,一臉的怒氣。
太太心疼夏晉升,更怕寶貝兒子又要挨打,連忙拖著自己多病的身子,來到老伴的身邊,一麵給他捶背,一麵小聲勸解著:“何必跟個孩子一般見識,有話,好好說,慢慢說,千萬別著急。”這樣說著,夏太太又咳了起來。
在私塾裏,劉先生雖然一向嚴厲,此時此刻自己身在別人家中,又是把自己的外甥女介紹給人家做媳婦,這個婚事還一提就很順利,見夏晉升對兒子發起脾氣,劉先生也一改平時的性情,對夏晉升勸解道:“夏老爺,您還是聽太太的勸,不要太逼建東了,年輕人,總是會有一些稀奇古怪想法的。給他點時間,慢慢就會好的。我們不急,不急!”
“就他那強驢,我看不像給點時間就能改好的樣兒。”
“您的話,我從來都是認真聽的。哪一次都不會當成耳旁風。我隻是,隻是覺得您什麼事都可以給我提意見,講要求,可是不能什麼事都替我定。人生一輩子,最大的三樁事就是求學、做事、成家,這最重要的三件事,我自己都不能給自己做主,甚至就擎等著您給安排,這,我不答應。”
“你看,你看,你就看看你生的這個兒子,這不純粹是個逆子嗎?你說想疼他,關心他,給他指條正道,他肯聽嗎?不打,不教訓,簡直是骨頭癢癢。就不知道自己是吃幾碗幹飯的!”
“夏老爺,既然建東把話說到這了,他也未必就完全不聽你的。咱管是管的,讓他聽話也是對的,可現在,倒不如讓他講出來,聽聽他對求學、做事、成家,還有什麼樣的想法?說不定,你們爺倆可以達成妥協呢?”
“聽人家劉先生這話,說得多好。你自己行了一輩子醫,又不是不知道氣大傷身的道理。何必跟小孩子一般見識,不如就聽孩子說說,說不定,他的意思跟咱們的,也沒多大差距呢?小孩子的想法,還不得是大人給把關?”夏太太為了護住兒子,也對劉先生的說法表達了讚同。
“你呀,就是會護著他。”夏晉升一麵對著太太發牢騷,一麵斜眼看著兒子,接著對他說道:“劉先生替你說了話了,你娘也一直給你說情,那我今天就給足你小子麵子,讓你把你的想法說出來。我倒是想聽聽,你自己能給自己拿什麼樣的主意?”
父親的問話,讓夏建東的眼前又浮現出了剛在診所門口看到重病的婦人死去的場景,他想起了自己剛剛認定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