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一絲微瀾(下)(1 / 2)

“少爺,你們做的這都是好事呀,連當今皇上都支持你們了,那幹嗎,還會被抓呢?要這麼一家老小,東躲西藏的。這是,又發生了什麼變故了嗎?”

對於國梁娘來講,潘老先生的講述,她也是似懂非懂。但整個變革的走向,她還是聽得很清楚。

“小青,我就知道,你想事兒,總是能考慮得很周到,也總是能聽清真正的來龍去脈。是慈禧太後,還有跟在他後麵的那些守舊派,把皇上給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了,袁世凱本來是答應了我們的,會全力支持我們的革新行動,可是,誰想到,中途他還是變了卦。”

“那他們,這是要對你們趕盡殺絕?”想起潘先生看見那些官差時緊張的神情,國梁娘不覺這樣問道。

“唉,可以這麼說吧。我們這次革新算是徹底宣告失敗了。康有為和梁啟超先生,是給我們帶頭的,可是,現在,他們已經分別逃往法國和日本了。譚嗣同、楊深秀、林旭還有其他幾個英雄誌士是直接被他們抓了去,說殺就給殺了,就跟踩死個螞蟻一樣呀。我們這些跟隨的人呢,也就都成了那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是想把我們一起掃除幹淨。一個不留啊!”

說起革新失敗的事,潘老先生似乎還是一肚子的委屈和不甘。

“這革新是怎麼個革法,我們也不懂。可是,我能知道一句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沒做傷天害理的事,為的又是大家好,他們要傷你們,咱自然不能由著他們,該逃就得逃!”

國梁娘聽了潘老先生的一番講述,再看看他的那種表情,就對潘老先生鼓勵地說道。

“小青,謝謝你,當初是我對不起你,幾十年來,心裏一直都覺得欠你的。可是到了現在,你對我,對我們一家,還是……”

潘老先生見他眼中的“小青姑娘”還是如此的通情達理,善解人意,不覺又一次激動地講道。

“少爺,快別這麼說,要是換成別的人,肯定也會這麼做。一碼歸一碼,誰都不該總拿著過去的事來懲罰別人!再說,當初,原本你也沒有什麼錯!都是我的命不好,怨不得別人!”

國梁娘說著,似乎又記起了太多的往事,但一切一切,又似乎是她在有意回避。

“小青,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我們父子倆,是都參加了這場革新,既然參加了,就沒準備全身而退。我們死了都沒關係,可是,他們不是讓我們一人做事一人當,愣是連家裏人也都一起抓,有我們一起的兄弟,一家老小,讓他們都……我那內人,是早就不在人世了,可這兒媳婦,肚子裏剛又懷了身孕,還有我這小孫子,又這麼可愛,一想起連他們,也成了他們抓捕的目標,我這當公公,做爺爺的,能就那麼束手就擒嗎?”

潘老先生的這個解釋,更是讓國梁娘又一次紅了眼睛。她忍不住看一眼潘老先生的兒媳婦,又漂亮又精神的一個年輕少婦,看上去眼色卻是那麼蒼白,人也顯得很是瘦弱。再瞅一眼潘老先生的小孫子,跟敬東一般高,長得也是虎頭虎腦,兩隻眼睛就像隻小豹子的眼睛,煞是精神。她不覺發自內心的說了一句:“是啊,咱們這老的成了孤家寡人倒沒什麼,這麼好的兒媳婦,這麼乖的大孫子,真是得好好保護他們呀!”

“我也是這麼想,才在有兄弟聽見風聲,給我報告了消息之後,趁他們要把我們一家人都給抓進大牢之前,從京城逃出來的。隻是,我們是逃出來之後,才想到,即使脫離了他們的魔爪,又能到哪找收留我們的地方呀……”

一說到因找不到收留自己的地方而費盡腦筋,潘老先生的臉上又現出了那種憂愁的表情。

“那你,就該想到來我們家呀。當初,我離開宅子的時候,不是跟你說了,家裏是給定了獅城郊外的夏家村的親事了嗎?女人,都逃不開命。我,除了這,還能去哪呀?你們,就來找我,就對了呀!”

國梁娘聽到潘老先生說到為難處,似乎一下子忘卻了曾經一切的悲傷和痛苦,隻是想著,能幫到“少爺”一家,讓他們來自己家,就是最該做的事了。

“是啊,我也是思來想去,就想到了你。我知道,當初就是我欠你的。該勇敢的時候,還是不夠勇敢,該堅持的時候,也沒有足夠堅持。可是,這一次,看來,我這輩子就是命裏要欠你的,又得接著再欠你一次了。這種時候,我能認識的人裏,也就隻有你,才可能依然會選擇幫我們一家了!還有,就是,我也真的是想再見你一麵,就算被他們抓了去,掉了腦袋,也算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

“唉,該來你就來,能幫我也會幫,以後這掉腦袋的話,咱就不說了,多不吉利!”

國梁娘這一句話雖沒有表露出一絲溫柔和深情款款,但藏在內心深處的那份柔情暖意還是讓潘老先生都體味到了。他也終於深深地點了點頭,微笑著,說一句:“好,那就不說掉腦袋,不講不吉利的話。要好好活下去,全家人,都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