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書君看著小青那溫柔可人的樣子,她那青春靚麗的臉龐也剛好和那滿目的桃花交相輝映,潘書君的心裏不覺泛起了層層漣漪。
不知怎的,他的臉騰地就紅了,全身還有些燥熱起來。
為了不讓自己顯得太過激動,他故意對著小青尋找新的話題。
“小青,剛才這詩,美不美?”
“的確很美,連我這不怎麼識字的人,都聽得入了迷。就好像,眼前有這麼一幅畫鋪開似的。”
“是啊,這說明,小青你是越來越會欣賞古詩了。對了,關於這首詩,還有一個有名的典故呢。不如,我給你講講吧。”
“好啊,那少爺,你說。”
“據說,這首詩的作者崔護有一年也是去參加科舉考試,可是想舉進士沒有及第。清明時節,他就獨自到城南去遊玩散心。剛好看見了一個村居,花木叢萃,那真是美不勝收。他就開始在那裏扣門,過了一會兒,門開了,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從門的縫隙裏問他來這裏是幹什麼的呀。崔護就說了:‘尋春獨行,酒渴求飲。’這個女孩子就把門打開,給他用盂送水喝。而小姑娘,自己則倚在桃樹旁邊,婷婷而立,對崔護也很是熱情周到。崔護辭行起身,她還送到門口。崔護離開後,就沒有再去過那裏。可是,他的心裏,卻一直記掛著這位姑娘。到了第二年清明,他又獨自前往尋找這位姑娘,可是門庭如故,房子卻已經上了鎖,再也不見了那位漂亮又有愛心的姑娘美麗的身影。於是,崔護有感而發,就把這首詩題在了門的左半邊。”
“少爺,這故事,好美呀,隻可惜……”
“可惜兩個有情人有緣無份,對不對?”
“是啊!可是,話又說回來,好像,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再遇見,這首詩才顯得那麼讓人難忘。也許,如果他能夠看見她,他們能夠在一起,這首詩,那感覺,就變了……”
“小青,我發現,原來,你對詩歌還很有感覺呀。要是你也是男孩,咱們倆從小一起長大,一起讀書,然後一起去科考就好了。估計有你一直陪著,我學習的勁頭兒足,說不定,上一次,我就直接考過去了。也不用又等這好幾年了!”
“瞧少爺你說的,就算我是男孩,也沒你這種機會的。我們家裏那麼窮,吃飽飯都成問題,哪有錢讀書呀。”
“不是有我嗎?要是咱們認識得很早,我可以幫你出錢的。”
說完,潘書君自己也笑了。因為畢竟兩個人說來說去,都說的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事情。他不可能從小就認識小青,小青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男孩子。
“小青……”潘書君又喊了一句。
“怎麼了?少爺?”小青以為潘書君又有什麼重要的事。
“沒事,隻是想喊你一下。就是喜歡這樣叫你的名字。”潘書君這樣說完,小青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心撲通撲通狂跳著,臉漲得更紅了,並沒有再言聲。
“以前,我不是跟你說過,要把我最喜歡的這個玉鐲送給你嗎?不如現在,我就把它摘下來給你吧。我可不想,咱們像那個崔護和那位給他水喝的小姐一樣,遇見了,又找不到了,我要讓你身上,一直有我給你的紀念。桃花我要,人,我也不想……”
“少爺,你怎麼能這麼說話?這會讓老爺、太太,覺得不合體統的!再說,我不是一直在這幹得好好得嗎?何必非要拿一個那麼貴重的東西套住我。我又不會跑掉!”
“可是,我不僅不想讓你跑掉。我是希望,你,能一直就在我身邊。有你陪著,我做什麼事都有信心,有毅力,也才能一直開開心心的!”
“這……”小青被少爺這突然的表白給嚇到了,她聽著他這樣的話,心裏既感動,又恐慌,說不出來是一種什麼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