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筆伐魯迅遭病垢(1 / 2)

東風吹響戰鼓音

她的一生,都在證明著自己,證明著自己“冰雪聰明”(她曾和冰心齊名為“冰雪聰明”),證明著自己見解獨特,證明自己涉獵廣泛。

她的證明方式,就是爭論。

第一次爭論,是在北京女高師。北大學生寫了一本《白話詩研究集》,出版後,就請一些文壇名士撰文評價。

大多數人都對《白話詩研究集》極盡吹捧之能,蘇雪林卻十分不服,於是在《京報》撰文,批評他們的治學態度。

結果引起軒然大波,那些吹捧詩集的人對蘇雪林非常不滿,撰文《嗚呼蘇梅》,用“極醜的話”大罵蘇雪林(她的名字叫蘇梅)。

那時候的她,還隻是一個認真的孩子,學業認真、做人認真,撰文也是認真的。可是卻橫遭如此指責,她的心境可想而知,就是因為這件事,她才決定留學法國。

這第一次爭論,她似乎沒有什麼錯。《唔呼蘇梅》一刊登,就引起了文壇名士的厭惡。其中胡適對之最看不慣,《白話詩研究集》曾經找他撰文,但他實在不屑,才置之不理。誰知此書還是被一些人吹捧,之後還容不得批評,因此,他說:“就不該濫用我們的名字替滑頭醫生上匾,替爛汙書籍作序題簽,替無賴少年辯護”。

大家都站在蘇雪林的一邊,可是因為忽然間成了爭論的焦點,她十分不適,不得不遠走法國。

很多人說她爭論是為了出名,這個實在難說,以她的文采,出名不難,而且,在胡適都為她出頭呐喊的情況下,她如果想出名的話,就不會避至法國。

還有人說,她就是一個好鬥的人。因為早在安徽女師的時候,她就為了爭第一名,和一位學敵有過一場大戰。戰到最後,兩人除了學業上的較量,人氣上的較量,還來了一場近身肉搏的較量。

關於此事,她自己也提到過,晚年的她對此事極為後悔,因為為和學生爭鬥,自己熬夜讀書,讀壞了眼睛,讀壞了神經。

怎麼看,這都是一個執迷於認真的人,因為太過執迷,完全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裏,為了證明自己,而忽視了世界。

與大師站在對立麵

蘇雪林之所以被人病垢,原因之一是在魯迅生前,她和他並沒有什麼筆墨官司,那時,她隻是一個學業優異的學生,是以崇拜的態度來看這位大師的學生。直到1934年冬,她發表的《阿Q正傳及魯迅創作的藝術》,還是滿嘴的崇拜。

可是魯迅逝世後,她忽然筆鋒一轉,撰文對魯迅口誅筆伐。1936年,在《奔濤》上發表了《與蔡孑民先生論魯迅書》。這是她寫給蔡元培先生的,蔡先生沒有收到,她就將其發表出來。

就在全國文藝界都對魯迅的死致以哀痛之詞時,她卻以異類的姿態,橫空出世,大罵魯迅,是尖酸刻毒的小人,心理呈病態,就連他的文章,也都是有毒的,不可讀的,因為都是罵正人君子的文章。

這一次,已經不是軒然大波了,撰文回擊的,是一波接著一波,人身攻擊的,也不在少數,接下來,就是恐嚇信了。

她自己未嚐不知道這樣的結果,然而她卻很以為然,以為這才叫不流俗,以為這才是“眾人獨醉我獨醒”。

特別是對收到恐嚇信,她也害怕著,但心裏卻為自己的勇敢而高興著。“敵人”越是“猖狂”,就證明她所言極是,也就證明她越是應該言無不盡。

她是把自己當成了戰鬥著的勇士,這戰鬥的勇氣的確讓人欽佩,可是她的文章大多沒有真實憑據,多是虛言,他說魯迅“身擁百萬之產”,說他“病則謁日醫,療養則欲赴鐮倉”,全都不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