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織田軍自岐阜出發。行軍的速度很快,3天後已經逼近淺井長政的本城小穀。長政軍自恃有1萬餘朝倉援軍,可以發動猛烈的攻勢。信長邀請率領5000名部隊參戰的德川家康商量戰術。家康主張隔著姊川(在今滋賀縣境內之河流)與之對峙,伺機決戰。信長見藤吉郎也表示讚同,就決定按照這個計劃作戰。

1570年6月28日黎明。霧氣之中,在姊川兩岸,信長與家康的聯軍2.3萬,和淺井與朝倉的聯軍1.8萬,肅然對峙。蒙朧中,除了水流聲,周圍一片靜寂——正如台風來襲前一般,寧靜之中隱藏著風暴。當天色漸白,朝霧漸漸消散的時候,一陣馬蹄聲突然劃破了寂靜。

站在河邊的德川家康突然警覺起來。他發現河對岸下遊的地方,有一隊敵軍正如旋風般涉水而來。辨認出敵軍旗幟的家康叫喊:“哦,那是淺井的勇將磯野丹波守。”於是,家康軍的火槍隊開始集中射擊。但是,磯野丹波守率領的突擊隊仍然向信長的本營衝鋒。這時,織田軍第二隊阪井右近和第三隊池田勝三郎,齊喊一聲,向敵方突擊隊正麵衝鋒。

頃刻間,兵刃相接,人仰馬翻。隻見陽光照射的水麵一片血紅。突擊隊想必是淺井軍中的精銳,織田軍第二隊與第三隊已被突破。第四隊是木下藤吉郎秀吉。他也從來沒有遇見過如此猛烈衝鋒的敵人,禁不住說:“野豬群衝來了……”

竹中半兵衛一見情勢不妙,大叫說:“不好!正麵交戰要吃虧。”但已來不及了,又是一場慘烈血戰。幸而德川隊適時趕到,從側麵猛攻。磯野丹波守一看情勢逆轉,於是大聲下令撤退。這時,一個少年跑過去,向他猛刺了一槍。丹波守不防,腰間被刺中,翻落水中濺起一片水花。得手的少年,高聲喊叫:“堀尾茂助領取丹波守首級。”

突擊隊的領隊大將被殺,士氣瓦解,死的死,逃的逃。日已高升,陽光照得姊川耀眼眩目,兩軍陷入浴血苦鬥。

站在後方高地,目不轉睛地觀察戰況的信長,注意到決定勝負的一瞬即逝的戰機來臨時,立即大喊:“德川軍已經深入敵軍右翼,就向那邊前進!就向那邊衝呀!”

聽到這一號令的秀吉,立即向敵軍右翼衝鋒,部下也追隨其後。信長見狀,笑著喊道:“藤吉郎幹得好!我軍勝利的時刻到了!”果然,那兒正是敵軍的弱點,戰局就此急轉直下,淺井和朝倉的聯軍即刻被壓倒,節節敗退。織田軍乘勢追擊。淺井長政終於慘敗,逃入小穀城內。

大國領主

織田軍雖然在姊川合戰中大勝,卻無法乘勝追擊,因為武田信玄起兵了。自甲斐翻山越嶺而來的3萬武田軍,進逼德川家康的濱鬆城。武田信玄想擊敗家康,然後上京都。

家康及麾下的5000武士,誓言不讓武田蹂躪,奮勇迎擊於三方原。德川家康的5000精兵,無論如何奮勇作戰,遭遇到名將武田信玄率領的3萬大軍,仍如以卵擊石,大敗之下,家康單騎亡命奔逃,回到濱鬆城。

照理武田軍應該繼續揮軍攻襲濱鬆城的,哪知不然。武田信玄突然死在營中。如果不是如此,濱鬆城一定會被信玄攻陷,德川家康也隻好切腹自殺了。人的命運真是難以預料!自姊川回到岐阜的信長,一聽到信玄的死訊,慨歎地說:“啊!巨星終於殞落了!”然後,閉目默禱片刻。英雄惜英雄,信長認為可和他一爭天下的隻有武田信玄,如今武田信玄死了,岐阜既無後顧之憂,信長可以安心地出擊,稱霸天下了。

有一天,信長見到好長時間沒來岐阜城的秀吉,對他說:“藤吉郎,我有事要與你談談。”

秀吉應了一聲,走向前。

“我正在考慮兩場戰爭,你猜猜看是哪兩場。”

“臣猜一是與淺井長政及朝倉義景兩人的決戰,另一是痛懲京都的足利將軍。”

“正是。應該先打哪場戰爭呢?”

“應當以足利將軍為先。足利將軍竟然忘記曾受您扶助之事,秘密放檄諸侯,計劃攻擊吾君,真是忘恩負義之徒!足利將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無論他以前如何尊貴,腐朽之物總得除去,我國也當去腐更新。”

“正合我意。”信長大為讚同他的意見。

1573年3月22日,新時代的英雄,為了實現統一天下的願望,從岐阜出發了。將軍義昭聽到信長率10萬大軍上京,非常驚恐。曾接義昭密檄而允諾相助的關西、北陸、紀州等地的諸侯,見到信長神速的行動,不敢輕舉妄動,都對義昭采取冷眼旁觀的態度。

在將軍驚懼惶恐,不知所措的時候,織田大軍進入京都。大軍包圍了將軍在二條的禦所,既不發射火槍,也不引弓射箭,隻是保持沉默。

提心吊膽的義昭,問侍臣三淵大和守說:“信長究竟打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