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無論到那裏,做什麼事,總是被大人責罵的日吉丸,如今,已成為一城之主,來迎接我這個做母親的人。”想著,想著,母親熱淚盈眶。
周圍的侍臣們,也感動地低聲說:“啊,真感人!”遠方跪坐於地的百姓,衷心慶幸他們有心地慈善的好領主。妻子寧寧也蹲伏在轎側,拭著喜悅的眼淚。天空中幾隻老鷹愉快地鳴叫著,盤旋飛舞,好像在祝福這寧靜祥和的時刻。
羽翼漸豐
移到岐阜城後,織田信長過了3年的平靜生活。其間,織田家錄用了一位智勇兼備的大將明智光秀。他本是美濃國惠那鄉明智莊明智城的城主,也是齋藤道三秀龍的重臣,當秀龍被其子義龍所滅時,明智城也被攻破燒毀,他不得不逃亡,流浪日本各地10年之久。
光秀學問很好,在10年的流浪生活中又曆經艱難的修行,有許多難得的經驗,養成了與一般武士不同的膽識,所以,信長就錄用他為參謀。那時候,光秀39歲。信長不是神仙,哪裏會料到以後自己被明智光秀背叛,含恨死於非命!
當信長在岐阜城延攬人才,強化軍備的時候,諸國形勢也在變動。京都方麵,將軍足利義輝被三好義繼及鬆永文秀兩黨襲擊慘遭殺害。義輝之弟義昭繼位為第十四代將軍,但不敢住在京都,而輾轉於諸侯間,苟延殘喘。這也就是說,統一日本的將軍,事實上已不存在了。
甲斐的武田信玄則整軍經武,秣馬厲兵,想等待機會擊破織田信長。三河的鬆平元康已改名德川家康,與信長的來往越來越頻繁,訂下軍事同盟。木下藤吉郎則在墨股城廣場新建一大館。全城將士,包括藤吉郎自己在內,都拜竹中半兵衛為師。每天在館內,上午學習《論語》《孟子》,下午訓練槍刀等武術,晚上則傾聽其講解兵法軍事。
已是一城之主的藤吉郎,最憂慮的是自己沒有學問。他從少年時代起,就不曾定下心來讀書,難得現在既有良師又有時間,所以他非常用功。唯一令人擔心的,是竹中半兵衛體弱多病。但是,半兵衛從未停過一天講授,努力地促使墨股城2000人的軍隊,發揮不亞於1萬或2萬人的戰鬥力。
1567年,桑名城的瀧川一益突然派遣使者來信長處,說是被北田家所攻,形勢危急,請求急派援軍。信長立刻命令明智光秀率軍援救。
光秀認為這是建功立業的良機,於是奮勇出發,途經墨股城的時候,接受了秀吉的招待及軍糧的補充。這時木下藤吉郎攜同竹中半兵衛,來拜訪光秀。藤吉郎自己走到光秀麵前說:“明智光秀殿,在下是本城守將木下藤吉郎。”
“啊,久仰。”光秀鄭重地答禮。因為必須趕路,無暇多待,兩人交談了幾句話之後,光秀點頭為禮,說:“要出發了,失禮。”然後走向自己的坐騎。
藤吉郎微笑著目送光秀後,回頭問半兵衛說:“如何?明智光秀像是聰明人物嘛?”
半兵衛微皺眉頭,注視光秀的背影,低聲說:“確是聰明模樣,不過,聰明有兩種,一種是真正的聰明,另一種則是旁門左道的聰明,我總覺得他有哪兒不太對勁。看起來冷靜沉著,卻帶著股陰險之氣,不宜深交。”
藤吉郎點頭說:“所言不差。”
竹中半兵衛沒有看錯,20年後,光秀突然背叛,夜襲本能寺,殺死信長。藤吉郎與光秀激戰之後殺了光秀,為信長報了仇。當然,這時的藤吉郎做夢也沒想到,命運會安排日後自己與光秀的爭鬥。
明智光秀一到伊勢,作戰勇猛,給敵人造成很大的成脅。可是,在伊勢國頗有勢力的北田家,並不容易擊敗,戰況越來越激烈,雙方陷於膠著狀態。於是,信長一麵下令木下藤吉郎趕往支持,一麵準備親征,可借此一展磨煉三年的藤吉郎及麾下2000將士的風采。
不戰而屈人之兵
進軍伊勢的藤吉郎了解戰況後,與竹中半兵衛商量說:“現在能否以突破敵境,攻取敵方要衝之城池為上策?”
“正是。我軍應攻取北伊勢之高岡城,該城守將為北田家第一強將山路彈正,如果能攻下該城,北田家諸將將陣腳大亂。”
“好!就此決定。”木下軍趁著黑夜,閃電般地突破敵軍右翼後,深入北伊勢。一夜之間就進逼高岡城的木下軍,在半兵衛指揮下放火燒光城外的街市。當日正逢大風,烈焰不但迅速蔓延市街鄉村,且遍及山野。
孤立的高岡城,被木下軍包圍得水泄不通。10天過去了,與友軍的聯絡被切斷的高岡城,軍糧即將告罄。但是強將手下無弱兵,絲毫看不出投降的跡象。
“竹中,現在該如何是好?是否該請求信長公增兵,一舉攻下?”
“山路彈正手下之將士皆視死如歸,如果強行攻城我軍必然死傷慘重,不如主上隻身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