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位之爭

織田信長有信忠、信雄、信孝及信勝四個兒子。本能寺事變時,長子信忠正在二條城。他聽見父親戰死的消息,就率領少數手下突襲明智軍,不幸戰死。信忠頗有信長的風範,死時年僅27歲。次子信雄為北田家養子,三子信孝為神戶家養子,四子信勝為秀吉養子。信忠戰死,留下信雄及信孝是織田家的不幸,因為兩人都是淺薄而沒有見識的人。

信長死後第二十五天,也就是1582年6月27日,織田家重臣在清洲城召開重大會議。參加的有羽柴築前守秀吉、柴田勝家、中川瀨兵衛、佐久間玄蕃、筒井順慶、丹羽長秀、高山右近、前田利家等人。

會議席上,為了繼承人問題,柴田勝家與羽柴秀吉的意見相左。柴田勝家說:“應由神戶信孝殿繼承信長公。”

秀吉說:“信孝殿為神戶家養子,當然該由信忠殿之子三法師君繼承。”

正如秀吉所說,信忠之子三法師雖然隻有3歲,卻是繼承織田家的正統人選。但是,柴田勝家對於草履夫出身,而獲得顯赫功名的秀吉,一向反感,所以詰問秀吉說:“信孝殿是智勇兼備的人物,僅僅三歲的三法師君,怎能治理剛統一的日本!”

柴田家是織田家曆代重臣,當士兵時的藤吉郎是沒有資格與勝家直接交談的。如今諸侯看待羽柴秀吉竟比柴田勝家還重,使得勝家十多年來非常嫉妒和憎恨秀吉。隱藏在心中的不滿,終於在這一天爆發了。

秀吉據理力爭,不肯讓步。他麵帶微笑地說:“擁戴三法師為君,以神戶信孝殿及北田信雄殿兩位為攝政,共同治理織田家最適合了。您意下如何?”

他們意見一直不合,無法取得折衷的意見。讚成勝家的是佐久間玄蕃。擁護秀吉的是丹羽長秀。前田利家等人則采取中立的態度。

秀吉終於說:“要不這樣吧,勝家殿不妨自行擁戴信孝殿為君,在下則奉三法師君於長濱城。”說完之後,自行返回長濱城。

勝家非常氣憤,對信孝說秀吉的壞話,並煽動說:“現在的形勢非常明顯,秀吉是個想扳倒織田家,奪取天下的野心者。擁戴年僅3歲的三法師君,隻是欺世盜名的手段。信孝殿,請討伐秀吉。”

信孝如果是思慮周密的人,就不會輕易被柴田勝家的言語所左右。可是,信孝相信了勝家的話,竟說:“秀吉確是妄自尊大!”於是興起推翻秀吉的念頭,並開始準備。

風聲傳到了長濱城。秀吉神色黯然,對黑田官兵衛等重臣說:“信孝殿真是愚蠢。我雖不願與信長公之子作戰,但如果不防備,恐怕將被滅亡。如今隻有與柴田勝家決戰一條路可走了。”秀吉立即飛檄四方。於是天下一分為二。

柴田勝家一方為佐久間玄蕃盛政、佐佐成政、安井左近、毛受勝助、勝家養子柴田勝政、德山秀有、原彥次郎氏次、不破元治等,全軍6萬人。羽柴秀吉一方為丹羽長秀、高山右近、黑田官兵衛、蜂須賀彥右衛門等4萬人。織田家的龍虎,彼此傾盡全力,一步一步邁向非勝即死的大決戰。

大決戰

1583年3月,戰火在中部及近畿的山野點燃了。這一場大決戰,在高山峻嶺、大湖周圍、城外民家密集的市街、平原、森林等地展開。但是,決定最後勝敗的血戰卻極為短促。地點是賤嶽。

5月21日晨,以耀眼的金葫蘆為旗幟,在法螺聲、戰鼓聲及鉦聲中,秀吉軍排山倒海般急追柴田軍而進入賤嶽。在崛切斷崖的一處絕壁,柴田勝家兒子的柴田勝政軍有的攀登、有的滑落,正喘著氣,艱難地撤退。對麵30米左右也是絕壁,往穀底看去,令人寒栗。

上午7時,對麵的東斷崖突然響起一陣槍聲,隻見數百名勝政軍墜落穀底。勝政軍愕然之下一看,連西側斷崖也出現了秀吉軍,真是腹背受敵。跳躍灌木叢,踢散野杜鵑花,直衝上來的秀吉軍中,有一組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名傳後世的賤嶽七槍——已故竹中半兵衛組訓的侍衛隊的七個年輕人:福島市鬆、加藤虎之助、片桐助作、奧村半平、大穀平馬、加藤孫六、石田佐吉。另外,還有被稱為賤嶽三刀士的石川兵助、伊木半七、櫻井佐吉。

看到自己培養的這些年輕人為了取得敵人首級,縱橫戰場,勇敢善戰,秀吉感到非常的高興。挑戰柴田方首屈一指的猛將拜鄉五左衛門的是18歲的少年石川兵助。

拜鄉五左衛門見是少年,喝了一聲:“小子,閃開!”隨即以槍揮打。

“看刀!”從槍下穿過的兵助用刀橫掃,隻聽得馬悲鳴一聲,舉起前蹄躍立,兵助撲向跌落地麵的拜鄉。一瞬間,糾纏著的兩個人,從崖上倒栽到穀底去了。

“兵助!”片桐助作邊喚邊往下滑,穀底的兩人已經死了,卻仍然互相糾纏著不放。

加藤虎之助與敵方火槍隊長戶波隼人,互顯絕技,殺得難解難分,終於以十字形槍刺穿隼人的胸膛。福島市鬆與敵方大將淺井吉兵衛,纏鬥數十分鍾之久,終於取得吉兵衛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