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出日本國土上從未出現過的大城。如願以償的秀吉,滿足地點著頭。和那些生為諸侯之子而隻知墨守祖先遺業的人相比,秀吉的抱負遠大多了。出生於貧窮的農家,生長於難言的逆境,度過無暇求學的少年時代的秀吉,一旦出頭,仍能不斷充實自己。他的思想隨著地位的升高,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有遠見。英雄的偉大就在於此。
於是,由一般藩侯也許要10年甚至15年才能完成的巨城,秀吉僅僅花了一年就大功告成。八重天主閣、五層城樓以及本殿,從此夜夜大放光明,增添了大阪夜空的光彩。人民仰望城中燈火,發現日本已獲得了有力的新統治者,都深感心安。
小牧山之戰
1584年春,信長的次子北田信雄突然勸說德川家康聯合攻打秀吉。信雄這年27歲,是伊賀、伊勢及尾張三州107萬石的領主,並不缺什麼,但他仍然感到不滿足,常說伊勢是鄉下地方。大阪城完成後,他數落秀吉不該築城,又覺得自己是信長之子,應該是他住大阪城。埋怨累積成憤恨,終於認為秀吉已忘了亡父之恩,於是決心與家康合力攻打秀吉。信雄隻是個看不出時代已經完全改變的公子哥兒而已。
德川家康受到信雄的遊說之後,認為這或許是攻打秀吉的天賜良機。家康知道秀吉一直把自己當作強敵。所以他覺得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攻擊。這也是日本戰國時代勇將的普遍想法。既然遲早要決戰,何不乘秀吉分心於興建大阪城,而疏忽軍備時來攻打?於是家康答應了信雄。
聽到信雄和家康的聯軍來攻,秀吉歎息著說:“笨蛋!家康這等人物竟不知我的心思!我實在不想在日本國內再見戰火。戰亂百年,生靈塗炭!……啊,家康為自己之猜忌心所蔽,終受信雄所誘!”
但局勢緊迫,不能躊躇。家康與信雄的聯軍,有6萬之多。秀吉立即下令出征。3月21日,總數3萬餘的將士,自大阪城出發。這是秀吉有生以來,第一次不想作戰。天下二分,再起大戰,則人民將完全絕望,陷入大混亂中。行軍時,秀吉好幾次在心裏罵家康笨蛋。
家康軍由濱鬆出發,經岡崎很快來到了清洲。東西兩大軍終於對陣於小牧山。西軍的秀吉方總數8.8萬,東軍的家康方總數6.7萬。滿山都是兵馬旌旗。秀吉勝,則天下歸於秀吉;家康勝,則天下歸於家康。
4月9日,戰機成熟。秀吉看似將要發出驚天動地的總攻擊令,卻暗地裏派遣池田信輝偷襲家康的岡崎城。由於放密探知曉此事的家康,全軍自小牧山迅速撤退,反轉攻擊池田軍。當密襲岡崎城的池田軍殿後部隊,夜行到名白山林之地暫作休息時,東軍追到,雙方發生激戰。旭日上升時,慘烈的戰場已經回複寂靜,隻是飄散著血腥氣味。
雙方各戰死數百名,負傷千餘名之後,殿後部隊為了脫離德川軍的糾纏,急向池田軍本隊會合,而德川軍則隨後追擊。於是,池田軍與德川軍又在岐阜嶽及神戶狹間兩地激戰。戰況更為猛烈,用血肉橫飛來形容,也非言過其實。
激戰於下午1時結束,顯然是德川軍獲勝。聽到戰敗的報告後,秀吉立即站起來說:“回大阪!準備撤退!”
以為會下令決戰的將領,不禁有些茫然。秀吉爽朗地說:“哈哈哈,不必驚異。家康贏了,想必已滿足。如此就好。家康一見我撤退,自會撤退。家康想必知道,兩軍浴血苦戰,對彼此都沒有好處,如果在小牧山決戰,我自信必勝。但我卻率軍奇襲岡崎城,以引家康去追擊。家康軍果然隨後追擊,以致兩軍互有死傷。家康並不笨,不會返來和我決戰,所以我要引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