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幕:第二十二個孩子+信天原(1 / 2)

第二十二個孩子。

1978年元旦,北京,無名胡同。

空氣幹燥寒冷,灰暗的天幕,無名胡同裏幾間寒酸的土磚房讓人感覺回到了二十年前。

李重仁磕磕絆絆地騎著車回到自家屋子前,凍得通紅的手沒有戴手套。他剛從郵局回來,背包裏揣著的是中科大少年班的錄取通知書,今年三月就要開學了,在全國隻有二十多名學生被錄取。剛滿十四歲的李重仁是胡同裏當之無愧的傳奇人物......也是傻瓜人物。

他從包裏摸出學校為他準備的資料,連家門都不進,就這麼蹲在門檻旁認真的讀著。他早就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他要學機械工程,像查爾斯·巴貝奇一樣發明出改變世界的機器。

破舊的木門吱呀一聲打開,李母循著讀書聲走出,“你幹啥!”

“看資料。”李重仁說話並不像父輩那樣有濃重的口音,但聲調非常平,像是小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

“你做啥不戴手套?快進屋。”李母揪起兒子。

李重仁一板一眼的回答:“昨天做題打翻了墨水,把手套染髒了。”

姐姐迎了上來,打量了弟弟一下,“你是不是冷,我看你抖的厲害。”

“不曉得,好像右邊身子發冷,左邊身子暖呼呼的。”

“讓我看看。”姐姐解開他的棉衣扣子,才看了一眼,就抬手給了李重仁一耳刮子,“你個傻子,毛衣右邊的袖子沒穿上,隻掏了半邊。”

李重仁看了看自己穿得像袈裟一樣的衣服,恍然大悟,今天早上他一邊看書一邊穿衣服,右手拿著書,忘了套袖子。

李家家境貧寒,而李重仁的生活能力實在低下,此次遠行去讀大學,令人擔憂。李父替兒子張羅上大學要用的東西,足足花了兩個月,李母為了教會李重仁洗衣服,也足足用了兩個月。除了學習生活技能,李重仁還花了兩個月時間學習專業的繪圖技能。家裏的自行車,掛鍾,乃至煤油燈都被他分解研究了一邊。

轉瞬已是陽春三月,一個星期後就是中科大少年班開學的日子。

李父存了兩個月的煙錢,買了一掛一萬響的大炮仗,在胡同口一氣點燃,希望自家小兒子能紅紅火火響響亮亮,將來回鄉光耀門楣。

他仿佛看見了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油光滿麵的兒子在對他揮手。

李重仁背著大行囊,手裏還提著一個巨大的編織袋,在大街口使勁朝家人街坊揮手,盡管已經開春,他的手依舊凍得通紅。

他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背後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一輛三菱微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