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任了相職,便將他所謂可以震動天下的兩件事,擬了一份奏章呈現給高宗,請高宗頒行天下。這兩件事的其中之一為:南北方之士大夫可以互通家書,這所謂的“家書”,不僅是要開放邊禁,互通有無,而且意在為投敵、投偽之無恥漢奸開脫,認為他們都是為了一時之計,出於不得已。

而另一件事就是讓那些山東河北諸郡渡江無歸的人,開具原籍所在,遣送還鄉。他擬的奏章中說道:“軍興以來,河北、山東忠義之徒,自相結約立功。其後蕃兵深擾,逐頭項人,漸次渡江,今各所在,屯聚就糧。議者欲興兵討伐,膚唯黎元騷動,罪在朕躬。既未能率以還北,豈宜輕肆殺戮。應河北、山東渡江無歸之人,並令所在招撫,開具鄉土所在,當議遣官糾率起發。”

高宗看完奏章之後,並不同意秦檜的辦法,就留著沒有發出去。後來,金朝曾派和議使李永壽、王詔南下,所談七事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全部北方人返鄉,這與秦檜所擬辦法正相吻合,這足以證明秦檜確實在私通金人。

秦檜擔任相位一職以來,並沒有任何建樹,所謂可以震動天下的兩件事,實在是不切實際。而他隻是一味主張和議,並排斥異己,他讓自己的親信江躋、吳表臣、程瑪、張燾、胡安國、劉一止,林待聘、樓炤等人把持言路。

此時左相呂頤浩奉命都督江淮荊浙各地軍事,在鎮江設置都督府,多年來聽說秦檜的奸謀劣跡,就在紹興三年八月返回臨安,薦舉黃龜年為殿中侍禦史、劉菜為右司諫。黃龜年立刻列陳事實,彈劾秦檜“專主和議,阻止恢複,植黨專權,漸不可長”。高宗在很多人的檢舉之下,也逐漸發現秦檜並不是所謂的“忠義過人”,而是另有奸謀,就免去秦檜所兼各職,罷為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閑職;秦檜的私黨胡安國等也同時罷去。

秦檜被罷官,嶽飛聽到後滿心歡心。並不是他對秦檜有什麼私人恩怨,而是由於秦檜自入相以來,一味主張議和,與嶽飛主張完全不同。

秦檜被罷免後,朝內已無人再提倡和議,取而代之的是討伐漢奸劉豫的呼聲。

紹興三年二月,高宗特派使臣拿著金蕉酒器賞賜給嶽飛,並宣召他前往臨安天子住處,後來臨安之行暫時擱置了。

這時虔州(今江西贛縣)、吉州(今江西吉安)一帶,起義聲四起。江西安撫大使李回、廣東宣論明秦、知梧州文彥明以及江西宣諭劉大中等,奏請鎮壓虔、吉等起義軍,並指出如果由嶽飛負責,必可成功。

三月初,朝廷命令嶽飛鎮壓虔、吉等地的起義軍。

虔、吉一帶共有大小起義的首領三百餘人。吉州以彭友、李洞天為首,聯合第二頭目的八人,號稱十大王,在吉州以南邊界的武陵、烈源、陳田三處紮寨;虔州則有陳顋、羅閑等十人,集結數十萬人,裏外互相支援。

嶽飛先派人去招安,這些起義軍大部分人都不肯接受投靠朝廷的說法。於是嶽飛派遣張憲等分頭搜捕盤據在山區小頭領,最後才去圍捕吉州的十大王。

四月,嶽飛率領部隊逼近吉州,得到消息稱,彭友等人現在吉州縣界武陵、烈源、陳田等三處設立寨柵。彭友聽說嶽飛要到了,就說:“人人都說嶽飛智勇天下第一,我卻不信。看我去如何搗毀他。嶽飛如果敗在我手裏,其他人又能拿我有什麼辦法呢?”

嶽飛分派統旗官張憲率兵取武陵;王貴率兵取陳田;自率騎兵取烈源,烈源為起義軍主力所在,彭友等十大王半數在此。

嶽飛來到陣前,那彭友等人正縱馬往來,全不把嶽飛放在眼裏。嶽飛挽起弓,搭上箭,看得清楚,一箭射中彭友右手,彭友拿不住刀,掉落在地上。彭友大驚失色,回馬便走,嶽飛馬快,已飛奔到他背後,用手一抓,便把彭友擒下馬來,扔到地上,立刻有軍士將他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