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1 / 2)

人類世界標準時間,公元2919年,中國傳統農曆紀元己亥年。

這一年的上半年,和平的微風曾經吹拂過英仙旋臂星際每一顆人居行星。可是剛一進入下半年,地球人類文明的兩大分支,英仙星際聯邦與新羅馬帝國的艦隊便在遠離英仙旋臂一千五百光年的星際行星“易”附近,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會戰。

是為第三次“易”星域會戰。雙方都動員了四千艘以上的戰艦,三十萬以上的兵員,用以爭奪對星際行星“易”的控製權。爭奪的結果是帝國軍全麵慘敗、聯邦國防軍再度奪得“易”星。

然而,聯邦國防軍以完勝的精彩表演為其兩位老將,埃裏克?馮?布隆伯格五星上將和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維奇?列普寧上將拉下戎馬生涯華麗的幕布,卻沒有就此停止戰爭的舞步。新任的聯邦大總統宋庭榮和國防部長萊昂納多?希金斯上將,挾著勝利的餘威,秉承“宜將剩勇追窮冠,不可沽名學霸王”的古訓,以“秦始皇”為代號,吹響了進軍新羅馬帝國境內星域的號角,重新開啟了統一人類星際文明世界的軍事鬥爭進程。

是年八月二十三日,由新任的國防軍上將許鴻釗統領,第一、第二和第三艦隊共三千艘戰列艦、兩千八百艘巡洋艦和近四千艘後勤輔助艦船,飛離了褐矮星“克羅諾斯”的衛星“佩利翁”,開始向銀道麵上方的空間做迂回航行。盡管銀道麵上方的空間少有詳盡的星際航行資料,但大無畏的聯邦國防軍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漫長的征途。

從褐矮星“克羅諾斯”到目標行星阿非利加直線距離超過五千光年,其中有隔著一千多光年的一三五線空間。而這一次的進攻路線劃出一個優雅的弧形,遠征艦隊將要飛行近萬光年才能進入阿非利加行星的恒星“所羅門”的日鞘(即日球層頂)。

之所以這麼勞師遠征,隻有一個目的,繞過帝國軍布署在銀道麵上一三五空間的警戒線,達成戰役的突然性。

在支龐大的遠征艦隊中,還有一個不為人所熟知的小人物臨時加了進來。羅孝琛中尉,這個曾經生活在尷尬與不幸之中但卻始終保持著堅強與樂觀品質的男人。他的血統讓他在家族中曾飽受歧視,借著母親在長兄與姨娘羅趙冰的勾心鬥角中扮演了一個令他自己也感到不齒的角色後,他的地位才稍有改變。

羅士琳在與繼母的官司雖然沒有完全達到目的,可他還是兌現了承諾,公開宣布承認相內佐合子為亡父的妻子之一,其與父親所生的兒子羅孝琛為自己的兄弟之一。佐合子也在丈夫死一年後才得以進入羅氏家族的圈內,改夫姓羅,以父姓為名,叫羅相內。這個名字其實也是羅本生前給他取的。同時,羅士琳還憑借自己的人脈為新兄弟羅孝琛在軍中謀得一職。

雖然今天達成這一切的途徑是很不名譽的,但卻也不是羅孝琛自己能撐控的。羅相內做為母親,為了兒子的前程,隻好把道義拋諸腦後,向掌握強權的羅士琳低頭。羅相內原本的願望是讓兒子在羅氏家族的企業中謀職,而不是到九死一生的前線打仗。但是羅士林卻十分讚賞羅孝琛的理想,大呼“好男兒當為國拋頭顱撒熱血”,並身體力行地支持兄弟到前線“送死”。

羅孝琛對長兄的行為深為感激。可是那一晚,當羅孝琛離開了姨娘羅趙冰的“清平居”後,羅趙冰立即對羅博說:“羅士琳外表老實忠厚,內心卻奸邪陰險,這麼快就把孝琛送上最危險的戰場,不是想害死他,會是為了什麼?”

羅孝琛對羅士琳心裏打什麼算盤,並不了解。當戰役總指揮許鴻釗將軍宣布了“秦始皇”計劃後,他也沒有意識到身為初出茅廬的菜鳥就被派到如此高風險的行動中的危險。相反,他倒是信心十足,堅信自己麵臨著一個千古良機。

第二艦隊旗艦“潘興”號戰列艦完成了第一段阿庫別瑞超光速航行,改用反作用推進向預定的彙合點飛去。第二艦隊司令官哈德裏安?埃德蒙森中將把羅孝琛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對這個新來的實習軍官,埃德蒙森並沒有什麼成見,隻是因為接來的作戰行動實在事關重大,他覺得有必要交代幾句。

“羅中尉還習慣遠征生活吧。”埃德蒙森問道。

“謝謝將軍關心,我完全能夠適應。”

羅孝琛高昂著頭顱回答道。他那承自父親羅本、擁有硬朗俊俏線條的臉龐上呈現出嚴肅和自信的表情,讓埃德蒙森感到放心。

將軍繼續說道:“這一次我軍要深入敵境,雖說一定會讓敵人意料不及,但我們也是孤軍深入,很有可能遭到強敵圍攻。所以我們必須做到分毫不差,才能順利達成計劃任務。你雖然掛著實習軍官的牌子,可我是把你看成一個合格的軍官任用的。你執勤時,我發出的每一條軍令都要由你負責向艦隊全體傳達,我不想看見這當中會有什麼差錯不幸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