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命歸 第二十八章 誰是奸商?(1 / 3)

天主閣評定室內,幾位身穿華麗服飾的中年男人,正在圍著一個三尺高的玉麒麟,凝神觀瞧。

隻見這支玉麒麟,通體碧綠,栩栩如生,隱約之中氤氳著五彩霞氣,讓人看過頓覺神清氣爽,不禁將整個心神全部傾注其中……

“幾位大人,此神物據說有勾魂攝魄之威,切不可過於精力專注。”三浦智光見織田信長三人麵色有恙,及時提醒道。

織田信長聞言,將眼神收回來,不由得嘖嘖讚歎,說道:“此物真是神奇,寡人平生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玉產自中土何方?”

安培德茂發現這支玉麒麟,雖然碧綠清瑩,體內透出一股幽藍之色,靈性十足,試探著說道:“難道此乃上古神玉?”

“安培大師真乃好眼力!”三浦智光繼續說道:“傳說此玉產自昆侖山,上古時代,昆侖乃是神家棲息之地,修道之人的樂土,整日仙氣縱橫,霞光萬丈,其原因就是山中有一塊碩大的上古神玉,下吸地靈,上受天恩,是以蘊含了無上靈力,使得昆侖山成為天下神山。”

秋山弘毅聞言,點頭微笑,一捋山羊胡,接口道:“後來,曆經神魔大戰,上古神玉被魔族破壞,昆侖山仙氣截斷,地脈受損,不得已,眾神皆棄走昆侖,而歸天界。聽說,此劫難禍及了天下蒼生,三大龍脈也接連受損,使得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生靈塗炭,後來鴻鈞老祖自沉睡中醒來,憑借萬年的修行,重新修補了龍脈,才又還了一個中華錦繡,朗朗乾坤。”

“此後,上古神玉的殘片散落各處,魔界雖徹底失敗,但各地卻仍有散妖不斷為禍人間,中土曆經了幾百年的降妖伏魔,最後儒道佛合力,開民智,教化萬民,才恢複了中土神州的往日清寧。”這句話是安培德茂搶先說出口的。

現在兩人又開始借此機會,賣弄學問,無私的授業解惑起來。不過,經過這一番話,也把梟雄織田信長說的一愣一愣的,心想,為何中土總是得到上天的眷顧,幾經禍亂沉浮,仍是一派昌盛。

想我大日本,也是得天照大神的庇佑,卻是地脈缺失,土貧民窮,有朝一日待寡人結束這亂世,定要飲馬東海,一睹中華錦繡的風采……

與這位霸主心中的“春秋大夢”不同,三浦智光作為商人,盤算的是如何從這趟差事中,撈到足夠的油水,不過此時他對二位大師的博學,也感到由衷的佩服。

由於貿易往來,他經常輾轉於日本和大明之間,所接觸之人不僅有官商,更涉及到方方麵麵的三教九流,對於這玉麒麟的來曆,自是打聽了一清二楚。

想當年,妖孽橫行,中土帝王跪告上天,請求神旨,結合天地二界之力鏟除妖魔。先是秦始皇承天意,借東巡之機,於各大山川埋下金鼎神器,以震住龍脈;後來,老君又轉世為張道陵,創下天師教,承地脈之力封印了各大妖魔。

穩固龍脈,降伏妖魔之後,便是幾百年的尊儒興道,最後大唐帝國在一統天下的基礎上,大興教化,重塑天罡正道,終於將妖魔戾氣徹底清除,自此恢複了清平世界。直到如今,朝代更迭至大明,中土上國再無妖孽橫行,萬民安居樂業,著實讓人羨慕不已。

此次,島井家受此重任,到大明尋一件能夠聚集龍氣的神器,三浦智光雖不知道其中細節,但也隱約猜到事關重大,因此絲毫不敢怠慢,利用各種關係,幾番周折,才花的重金,從一個盜賊手中購得了此物。

這個玉麒麟乃是龍虎山的聖物,傳說是封印山中妖魔所用,後來妖魔不知去向,此物已失去了原有價值,但一直被天師教精心保管,後來唐末軍閥割據,五代十國戰亂紛爭,才在動蕩中不慎遺失……

想不到,如今卻在日本國重見天日,不知道冥冥之中,是否預示著某種天意。不過就日本當前的戰亂而言,如果想真正消除妖魔戾氣,非仿效中土,先平定亂世,天下一統不可。而縱觀當下人物,能擔當此重任者,真的是非眼前的這位信長大人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