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命歸 第四十九章 千鈞一發(1 / 3)

(p.s:長船:織田信長所配太刀,長約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長光,名刀工長光的作品,在室町時代即價值六百貫,因為大般若經剛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長光。)

比叡山麓,叢林稀疏,一座光禿禿的土山之上,正在上演一場生死攻伐大戰。

織田信長騎在馬上,望著山下不斷湧上來的敵軍,就像欣賞風景一般,眼神平和,淡定自若,一點也看不出大敵當前的樣子。

周圍的士卒,麵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皆是眼神剛毅,毫無懼色。由於實行“兵農分離”,織田軍平時訓練充分,陣法嚴明,戰鬥力比之“農兵”要強上百倍,在戰場上往往能夠以一敵三。

眼看敵人越來越近,一名旗本足輕高聲喊道:“敵軍距我二百步。”

織田信長依舊麵沉如水,大聲說道:“一百五十步再報。”

少傾,鏗鏘有力的聲音再次傳來,“敵軍距我軍一百五十步。”

“一百步再報!”

……

“敵軍距我一百步。”

“五十步再報!”

片刻過後,旗本足輕喊道:“報殿下,已到五十步!”眾兵卒聞聽,立馬又緊了緊拉滿的弓弦,前排盾牌陣一聲斷喝,長槍依次伸出……

“三十步再報!”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但瞬間又恢複堅毅的表情,弓仍滿月,長槍外指,等待廝殺的到來。

“已經三十步了……”旗本足輕的聲音有些顫抖,畢竟從來沒有在如此近的距離,出陣迎敵,眨眼間敵軍就會衝到跟前,弓箭、鐵炮將失去作用,剩下的就隻有貼身肉搏。

“慌什麼!”織田信長一聲斷喝之後,手中軍配一揮,外圍的弓箭手頓時向後一撤,十幾條嘿嘿呦呦的槍管伸了出來,“砰、砰……”幾聲巨響,彈丸怒吼著破膛而出,射向了正在奮勇向前的敵軍……

筒井軍被突如其來的槍聲一驚,頓時忘記了前進,一些靠前的足輕,不是被彈丸射中臉部,就被打中了胸口,一時間哀嚎之聲此起彼伏。

由於距離太近,後麵的戰馬受槍聲一震,立即驚跳不止,將眾多騎兵從馬上摔了下來,同時亂刨的四蹄,又將周圍的足輕踢傷、踢翻,整個進攻的隊伍,頓時亂作了一團……

筒井軍還沒有從慌亂中緩過神來,忽見織田軍盾牌陣四開,二十幾名足輕,手提太刀,如猛虎下山一般,直衝到敵軍跟前。

長刀飲血,壯士斷腕。抱著必死之心的太刀隊,仨人一組,陷入敵陣當中,左砍右殺之下,頓時鮮血飛濺,敵軍兵卒不斷應聲倒下,殘臂斷肢掉落滿地……

這些人隻顧拚殺,從不但心自己的安危,因為他們深知,總會有同伴在一旁策應自己。一名足輕手持太刀,直刺對方敵軍胸膛,而旁邊敵人看到同伴有難,立馬挺長槍,紮向這名足輕的小腹,就在他以為對方肯定會抽刀攔擋的時候,不想這名足輕眼眉都沒抬一下,刀勢不減,直接將自己同伴的胸口刺穿。

他見狀大喝一聲,長槍去勢加快,可眼看就要挨上對方肌膚,突然刀光一閃,自己的左臂被硬生生砍斷,頓時一聲慘叫,鮮血如柱,長槍落地……

還沒等他看清偷襲人臉孔,又一柄太刀夾帶風聲而來,“噗”的一聲,此人便身首異處,腦袋滾出老遠,卻仍是雙眼圓睜,一臉驚異,死到臨頭還沒想明白自己如何被殺?一縷冤魂,已飄蕩在了戰場上空……

太刀隊雖然人少,但仗著訓練有素,攻伐有序,竟對敵軍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可等到筒井軍緩過神來,人數的優勢便占了上風,無數杆長槍同時向二十幾名織田軍刺來,不斷有人應聲倒下,勝利的天平,再次轉向了筒井軍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