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莊周夢蝶(1 / 2)

路雲生在洞中練功,不知時日變化,聽到已過三月,訝然道:“前輩,外間豈非已是暮春時節?”陰煞道人點首言道:“修道之人,閉關靜修,時日變幻已是不同凡俗,小友需早日明了。”

路雲生點頭應是,心中感歎,方才言道:“晚輩駑鈍,三個月來僅修習了石壁上的前十二幅壁圖,仍有許多疑惑,還欲向前輩請教。”隨後把自己三個月來的參悟一一說出,然後問道:“前輩,晚輩在心中雜念橫起時先後領悟了幾種方法,也不知對錯,以法而行,頗見成效。”

陰煞道人仔細詢問了除卻雜念的幾種方法,心中一陣讚歎,口中言道:“先輩真人端的是智慧通達,如此方法可使一切賢愚不肖,如有誠心,皆可入上乘大道。”

臉色驚奇的看向路雲生,言道:“小友好福氣,好造化,竟然在圖解中領悟了修道靜功的上乘妙訣。”

路雲生不解,疑惑問道:“前輩,晚輩翻閱一些道書密劄,其上曾言入靜之法,但不知靜功具體何指?”

陰煞道人鄭衝看著路雲生言道:“靜功是道家修煉基礎功法,在江湖之中實屬絕頂之學,秘而不宣,小友不知也不足為奇!今日小友相詢,我暫且勉而述之,少解小友心中之惑。

因唯有入靜,方能心靜,為了在修煉中達到入靜的目的,就須去除一切雜念,這是靜功築基法之秘要。

以小友所悟法門而論,前兩幅圖解所修乃心齋也,是入靜法門中“聽氣”之秘訣。上古仙真和道家聖人曾創立了許多法門,小友所悟之法就是其一,貧道聽聞在玄門正宗仍有秘傳。

路雲生曾觀閱先聖南華真人所著《南華經》,還記得其上有雲:“若一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之法。往日對此多有不解,此時方才稍稍明了。

陰煞道人言道:“前兩幅圖解,既是兩層境界,一者聆聽外界天地山川之音,摒除一切幹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二者聆聽自身心跳呼吸之音,兩耳返聽於內,凝神內注專心養靜。此為二者內外之別也。一者可謂“聽氣”秘法,二者可謂“聽息”之秘法。”

撫掌而歎道:“妙哉!貧道此前僅聽其名而不知其行,今日方明此中真意,奈何時日已晚,現今說與小友。所謂“聽息”,隻須兩耳返聽於內,細聽呼吸出入之聲。然此呼吸之聲,本須求無聲,實求自身凝神內注;非是死守耳竅,專一去聽自身呼吸之音,實為凝神之意。

心神隨著一呼一吸的韻律,慢慢似聽非聽地而行。漸漸忘卻呼吸快慢、粗細、深淺、長短,隻要順其自然變化,不需心神來強行支配。聽到其後,心息相依,雜念全無,呼吸也似不存,逐漸到達“入靜”的無心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