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雖然絕對沒有料到李自成會突然照準他的腰窩裏狠揍一拳,打得他閃腰岔氣,但是他由於多年經驗,常有些不祥的預感壓在心頭。他擔心楊嗣昌在四川追剿張獻忠的軍事行動會突然出了壞的變化,擔心洪承疇在遼東支撐不住,擔心山東的變亂正在如火如茶,撲滅不了,可能截斷漕運,尤其使他常常不能放心的是李自成。自從李自成從武關突圍之後,隻知道他過了漢水,半年多來竟然沒有再得到一點消息,不知道他潛伏在什麼地方,會不會突然出來,打亂目前朝廷專力追剿張獻忠的作戰方略。

近來他每天五更照例在乾清宮丹墀上焚香拜天時候,總在替上述擔心的事兒虔誠祈禱。他連做夢也沒有想到,李自成已經到了河南很久,到處饑民響應,迅速發展了十幾萬人馬,並且已經破了宜陽和永寧,正在向洛陽逼近。他每次在向上天默禱時,都禱告上天使李自成永遠不會再起,無聲無息地自然消滅。他希望過若幹日月以後忽來某處地方奏報,說李自成確實已經病死了。

崇禎十四年正旦早晨,四更多天,北京全城的爆竹聲就熱鬧起來。等玄武門打過五更,皇城內外,所有的廟宇都鍾鼓齊鳴。崇禎早已起床,到玄極寶殿隆重行了拜天禮,然後回到乾清宮,受後妃和皇子、皇女朝賀,再受宮中較有地位的太監朝賀。天色微明,他喝了一碗冰糖燕窩湯,吃一塊虎眼窩絲糖,作為早點。太監們按照宮中風習,在禦案上擺了個“百事大吉盒兒”,內裝柿餅、荔枝、龍眼、栗子、熟棗;但是他隻望一望,心中歎道:“唉,什麼時候能看見百事大吉!”宮女們替他換上了一套正旦受朝賀的古怪衣帽,名叫袞、冕。那個叫做冕的古怪帽子用皂紗作成,頂上蓋著一個長形板子,前後各有十二串叫做旒的東西。那叫做袞的古怪衣服是黑色的,上繡八樣圖案:肩上繡著日月和龍,背上繡著星辰和山,袖子上繡著火、五色雉雞、老虎和長尾猿。這冕和袞的製度是從西周傳下來的。做皇帝的是非遵古製不行,不然就不像皇帝了。穿戴好這一套古怪的冠服之後,崇禎便走出乾清宮,坐上步輦,往皇極殿受百官朝賀。

午門上第一通鼓聲響過,百官在午門外排班立定,而崇禎也到了中極殿,坐在龍椅上稍候。第二通鼓聲響過,百官從左右掖門進來,走上丹墀,文左武右,麵向北,分立東西。第三通鼓聲響過,鍾聲繼起。崇禎重新上輦,往皇極殿去。

跟著行大朝賀禮,無非是一套代代沿襲的繁雜禮儀,在時作時止的音樂聲中像演戲一樣。中間,一個讚禮官高聲唱道:“致賀詞!”隨即有一個禮部官員代表百官在丹陛中間跪下,先報名“具臣”某某,接著背誦照例的典雅賀詞:

“茲遇正旦,三陽開泰,萬物鹹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納祜,奉天永昌。寇盜不興,災荒永弭,四夷賓服,兵革敉平。聖世清明,國家有萬年之安;皇恩浩蕩,黎民荷無量之福!”隨著讚禮官的高聲唱讚,又是一陣俯伏、拜、興之類的花樣以及兩次樂作、樂止。然後傳製官在皇帝前跪奏:“請傳製!”照例不必等候皇上說話他便叩頭起身,另一傳製官由左邊門走出大殿,到了丹陛,麵向東立,口稱:“有製!”外讚禮官高聲唱道:“跪!”群臣皆跪。讚禮官隨即又唱:“宣製!”傳製官高聲背誦:

“履端之慶,與卿等共之!”

讚禮官照例又高唱“俯伏”,“興”,“樂止”。接著又唱:“出笏!”文武百官都將象牙的和竹的朝笏取出,雙手舉在麵前。又跟著讚禮官的唱讚,鞠躬三次,舞蹈。有些年老文臣,在拜舞時動作笨拙,蹣跚搖晃,險些兒跌跤。讚禮官又唱:“跪!”又唱:“山呼!”百官抱著朝笏,拱手加額,高呼:“萬歲!”讚禮官再唱:“山呼!”百官再呼:“萬歲!”第三次唱:“再山呼!”百官高呼:“萬萬歲!”文武百官每次呼喊“萬歲”,教坊司的樂工、儀仗隊、錦衣力士以及所有太監,一齊呼喊,聲震午門。一直心思抑鬱的崇禎皇帝,隻有這片刻才感到一絲欣慰,覺得自己真正是四海共主。

又一套行禮之後,按照慣例,皇帝應該從寶座起身,尚寶卿捧寶,導駕官前導,到中極殿稍作停留,然後回乾清宮去。然而崇禎想好了一個新點子,走下寶座後麵向南正立,向一個禦前牌子瞟一眼,輕聲說:

“召閣臣來!”

聽到太監傳諭,幾個輔臣不知何故,十分驚慌,由首輔範複粹率領,踉蹌躬身從左邊門進來。崇禎叫他們再往前進。他們走至殿簷,行叩頭禮畢,跪著等候皇帝說話,崇禎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