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回:老婦人仙逝黃泉路 宋億德耕耘宋寨村(下)(1 / 3)

再說鄭州知府蘇琦聽了宋億德的訴說,被老婦人知書明禮,育嬰甘苦的品德深深打動,又被玉秀那知恩圖報的賢良所感,更為建興這麼小小年紀博學精記的才識所奇,亦為億德養家糊口甘於勞苦的韌勁所服,於是要衙役拿來些賞銀資助他渡過難關,並下修書要億德如遇官府察問也好稟告。億德跪下連連對知州大人磕頭謝恩。

再說自億德走後,老婦人心事重重,靠山山倒,臥病於床上,咋打精神怎麼也支撐不起身來再為玉秀幫扶操持家務。

這一日她把玉秀叫到床邊對玉秀說:“秀,咱家窮,能用來看病的東西再也贖不出去什麼了,娘的病況我知道,這些年來要不是億德和你來到咱家讓我心裏滋潤了點,怕我這副老骨頭早就漚糟了。隻是我走了以後,長興和雲興還小,你就更操心了。你要是聽娘話,就到密縣找億德吧,他一個人在那裏還帶著建興不容易,打小在一起也是幾十年的夫妻了,就別嘔氣啦。”

玉秀抓著老婦人那骨瘦嶙峋的老手,聲情並重地說:“娘,您啥也別說了,您的病閨女我就是拄棍要飯也會給您看好。您是玉秀我和這幾個孩子的親娘,親奶奶,是我們的大恩人,俺說過俺就是死了也要埋在您的腳頭,在陰曹地府也伺候您。億德他那樣負心忘恩,俺就是再作難也不會找他去。”

老婦人吃力地用手抹著玉秀滾出的淚水說:“好閨女,別說傻話,你還年輕,要帶著倆孩子過日子不容易呀,億德本分老實,他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老婆子我心裏亮著哪。”

玉秀搖了搖頭,把臉轉向了一邊。

“奶奶,奶奶。”已經四歲的雲興抓著老婦人的手直喚著。

老婦人苦笑了一下,撫摸著小雲興的頭,聲音微弱地說:“好孫孫,快快長,長大了替你娘幹活,替你娘支撐著這個家。”老婦人說著在床裏摸索著,拿出一本發黃綿紙抄寫的書說:“奶奶家裏窮,老爺爺因寫狀子被官家打入死牢後,給奶奶留下了這本書,長大了叫哥哥教你。他懂這書的字,奶奶我再也教不成你和長興了。”說著雙行熱淚順著那布滿皺紋的眼角流了下來。

玉秀趕忙說:“娘,您老放心,我會教好雲興、長興,做好人辦好事,咱宋家的後代一定會有出息人。”

老婦人動了動嘴角想說什麼又停住了,慢慢說道:“宋家後人會有有出息的。”

再說宋億德那日巧遇鄭州知府蘇琦,並拿了知府大人親手寫的修文,帶著建興一路來到密縣宋寨。

來到宋寨宋億德看到宋寨隻是一個小村莊,四周有土丘環抱,位於低窪之地,聚財聚寶地氣上好。村裏住著十幾戶人家稀稀拉拉散居在小村子裏。一條溪流繞著村子潺潺流淌,溪流中魚兒弄波,蕩起一圈圈漣漪,在緩動的流水中擴展開來。村外數百畝良田,由於人少地廣,大部分被荒蕪了。在那荒蕪的田地裏,那過膝深的草秸因深秋的寒冷仍呈現著潤澤的枯黃。

看到這一切宋億德感歎地大叫道:“好地,好地氣呀!”

建興看到溪流,看到溪流中弄波的小魚兒喜叫到:“爹,魚,小魚在玩水呀。”說著急忙跑了過去。

“興兒,快進村吧,以後有你,還有雲興、長興在這玩水的時候長著哪。”

宋億德扯著建興興奮地說,建興拽著爹的手,依依不舍地看著那溪流,看著溪流中自由遊動的魚兒。

宋億德進了村,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鄉民說明來意,並讓這人看了知州蘇琦的修文,心裏甚為歡喜。原來此人就是村裏的甲長,也是對村裏吃喝拉撒,接人待客的族長,此人看了蘇知州的修文,聽說他也是宋氏祠宗,滿是熱情款待,把村裏一個鰥寡孤獨剛剛過世老人的草房打掃幹淨,讓宋億德住了進去。

看著房頂露天,四麵透風的茅草屋,小建興方才在溪邊戲水的童趣沒了許多,他對父親說:“爹,這房子這麼破,還沒奶奶家那瓦房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