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回:宋國邱造訪樓院地 來頭婆諑話樂匠人(下)(1 / 3)

這時那趙木匠見宋國邱一會用手撚石灰,一會又掂著磚頭憑重量,拿石塊敲著聽磚聲,便對他說道:“這石灰和磚頭可真都是好貨,跟俺蓋那軍營用的是一模一樣,就連這壘牆的標準也是一樣呀。”

宋國邱一聽問道:“壘牆啥標準?不就是四角紮線上下直,牆板平整不錯磚縫嗎?”

趙木匠說:“宋大哥,你說的這是一般標準呀,可這砌牆的刀工砌法可就不一樣了。”

宋國邱問道:“那還有啥不一樣的?”

趙木匠說:“這砌牆的學問經蓋那軍營時那巡撫潘大人一講這學問可真是大著呢。”

宋國邱有點好奇:“咋大著呢?”

趙木匠說:“咱以前給人家蓋房,為了省工省料,對這磚呀都是四邊掛灰,一刀石灰就能壘一塊磚,從外邊看磚縫都有石灰,可這磚心沒灰是空的。你想那四邊掛泥,磚心是空的,這牆會經多少年,這牆不裂體不裂縫嗎?要是那石灰賴點,磚再酥點,那雖說是磚牆瓦房,能經幾年就不好說了。俺匠人都叫這砌法是上刀灰。”

“那這樓牆哪?”宋國邱問。

趙木匠說:“咱經那潘大人一指教,就用下刀灰。就是把這石灰均勻地攤在這牆體上,壘一塊磚呀要用幾刀石灰,要攤的薄厚均勻,厚了牆縫不一樣,薄了磚放上去不穩,磚縫還細。這樣壘一個牆要比以前少壘六七塊呀。可難為我這些徒弟們了,他們還要偷用上刀灰我見了就罵他們,人家來頭不怕費工錢,人家拿錢讓你學手藝為何不好,再說這樣砌牆又不累,有幹有歇的咋不好。反正來頭家的錢多著哪,他可不在乎省這幾個錢。”

宋國邱好像悟出了什麼說道:“哦,原來是這樣的。”

趙木匠一本正經地說:“宋大哥,說實在話這樓蓋成經他上千年都沒事,這牆的結實我最把底,你家要蓋樓就這麼著蓋,到時候我還領著我這群徒弟們給您蓋,到時候徒弟們用下刀灰的手已學成了,蓋出的結實勁比這樓還強。”

宋國邱笑了笑:“大兄弟,你取笑大哥我了吧,俺哪能跟來頭比呀,咱莊戶人家哪有那麼多錢蓋這樣的樓呀。”

趙木匠這時走過來對宋國邱說:“宋大哥,不瞞您說,這樓蓋得這麼好,說不定宋來頭能不能住上年二半載呀。”

“那是咋啦?”宋國邱問道。

趙木匠說“那一天他那兒子叫著要他爹給他蓋青樓,我那徒弟裝點賴,說那新鄭縣有青樓,還說高閣老在那聽過戲,讓他去看看青樓是啥樣,結果這兔崽子就跑了。您說那才十幾歲的毛孩子懂點啥?就跟楊寡婦要錢說要出去玩,楊寡婦不給他,他就指著楊寡婦的臉大罵,說出的話讓我都說不出口,楊寡婦就給他了。誰知他就帶著劉賴、趙醜那三個毛屁孩跑到新鄭了,回來說那青樓可好啦。”

宋國邱聽懂了,說:“那不是逛窯子啦。”

趙木匠說:“不是是啥?自那以後就上癮了,隔三岔五地跑去一趟,那些小毛孩知道點啥,還不是被那黑心的老鴇騙錢嗎?您說這麼個小孩,再大的家財還不讓他葬幹淨,到時候還不賣樓賣房呀?”

宋國邱思忖了一下說:“大兄弟,你是匠人,就是用手藝混飯吃吧,人家的事,咱能管得了嗎。”

趙木匠說:“宋大哥您說的也是,咱是聽說書人落淚,替古人擔憂呀。”

宋國邱揚手說道:“快去蓋樓吧,把牆壘結實點,就是以後有人買讓人家住上也安心。”

趙木匠似乎聽出了這弦外之音,大聲說道:“宋大哥您放心吧,說歸說,做歸做,咱拿人家工錢就要替人家下力,讓將來住這樓的人兒十輩子都放心。”

這時楊寡婦走了進來,手裏掂著一大塊豬肉和幾條鮮魚,聽到趙木匠這話心裏一樂,便對趙木匠說:“大兄弟,聽了你剛才說這話呀,老寡婦我就像吃了塊‘宋家麻糖’心裏甜呀,這肉呀,魚呀就是專為你們買的。這晌午再讓羊老頭到鋪子裏掂兩瓶老燒酒喝幾盅,也是表表俺對你剛說的那句話的心吧。”

趙木匠笑著戲謔地說:“大嫂,俺可不敢叫您老寡婦呀,你那孬蛋都十幾歲了,還知道青樓啥樣了,俺咋敢叫您老寡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