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 傷兵(上)(1 / 2)

眉州,大武庫。

自從眉州被攻陷以來,大武庫因為占地麵積大,且較為清靜,所以就被都督府改成了療養院,連同大武庫後麵的一大塊地都被劃了過來。

和眉州城中略帶喜慶的氣氛相反,療養院中顯得卻是頗為靜謐,甚至可以說是壓抑。不過這也正常,即使是在後世的醫院中也是一股壓抑的氛圍,更何況是在個醫療手段都不完善的古代。死亡,絕望,種種的負麵氣息充斥著這裏……

畢竟,在冷兵器的戰場上,受傷基本上就等於和死亡劃上等號。雖然李信一直強調軍醫隊伍的確立,但是受限於時代的限製,軍醫隊雖然不能說沒有效果;但是和李信心裏的目標相比還是差的很遠。

不過就是這樣,乞活軍士卒受傷歸隊的比例之高,依然是足以讓這個時代仰望。軍醫製度是從秦漢時就建立的製度,但是隨著時代的推進,軍醫製度非但沒有完善,反倒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遺失。

到了本朝,準確的說是漢朝滅亡以後,軍醫製度就轉而變成了麵對將領的上層服務。而軍隊真正的基石,士兵,反倒是被人忽略了。不管是義軍也好,官軍也罷,士卒一旦受傷就等於一條腿邁進了閻羅殿。能不能活過來,就全看你自己了…

李信曾經進過義軍的傷兵營,但是從那次以後,李信就再也沒有去過。因為那裏太可怕了,盡管李順是所有的反王中最重視傷兵的情況的一個。

受傷的士卒躺在地上,鮮血流的到處都是。蒼蠅亂嗡嗡的飛著,有的士卒的傷口上甚至已經生出了活蛆。所有的人都是一幅等死的模樣,李信無法想象號稱愛惜士卒的父親都是這樣。那麼在別的地方又該是一幅怎樣的慘象,李信實在是不敢想象……

後來覺醒了前世的記憶,李信開始注重療養院的建立。說是建立療養院,但是實際上有多少的效果,李信的心裏十分清楚。因為,乞活軍所能提供的僅僅是幹淨的紗布,充足的熱水,以及簡單的傷藥與烈酒。傷及內髒的重傷,以及大型刀傷依然隻能聽天由命!

但是就僅僅是這樣簡單的舉措,傷兵回營的比例就已經高達七成。這讓李信不得不對這個時代的醫療感到絕望!決定一個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木板,同樣,決定一個時代醫療水平的高低也是取決於最底層的醫術。

固然,早在東漢時就已經有了麻沸散,就能進行髒器手術;但是,鄉間的赤腳醫生的醫術水平甚至依舊處在巫卜邪術的階段上。當李信看見一個所謂的醫生用河塘裏的淤泥給士兵包裹傷口的時候,李信都不敢想象自己當時是什麼樣的表情!!

大武庫中的藥味晝夜不絕,五個軍州的藥材也幾乎被乞活軍采買殆盡。但是即使是這樣,乞活軍的重傷患多半還是沒能熬過這個冬天。

玉古川一戰,乞活軍九成士卒帶傷,七百多重傷患未過半月就已經死去了將近三百。幾乎是每天夜裏都會有士卒因為熬不過去而倒斃在病榻上,能夠活下來的也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落下了病根。雖說生活不成問題,但是戰場卻是再也不可能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