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 大政(1 / 2)

淳化六年,正月三十。

眉州,乞活軍都督府。

從臥房裏出來,李信看著蒙蒙亮的天空,忍不住伸了一個懶腰。

隨著草台班子的搭開,各個部門開始逐漸熟悉自己的工作,乞活軍在占領區內已經開始了正常的運轉。而見效最快的就是,因為各個衙門都有了負責的人事,所以李信身上的擔子一下子就輕了不少。

真是不知道朱元璋他們這些草根皇帝是怎麼過的,論起來文化水平,李信覺得自己還是比他們高一點的,但是就是自己在處理政務的時候也廢了老鼻子的勁。真是不敢想象朱元璋廢除宰相以後的日常生活!

洗漱完畢以後,李信頗為悠閑的走到了議事堂。李信定下的規矩,在每月的月中和月末,各司的長官也就李信麾下的高層文物將官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會議,對這半月的事情進行一個彙總。讓乞活軍能夠對治下五州的近況有一個足夠清晰的了解,不至於讓這些個州縣超出掌控。

和當今的哪一個勢力都不同,乞活軍現在的文吏有一半以上都是從軍方出來的。因為出身軍方,所以在他們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會有幾分軍人的雷厲風行。就拿著一次的軍功賞罰來說,因為種種的原因,士卒的功賞在戰後將近一個月才被發下來,但是這種速度在大趙已經是難以想象的了。

如果在大趙的話,功賞想要發下來須得經過樞密院、三司使,走過了這一通程序後才能發放下來。當然,這並不是再說大趙的管理部門拖遝,而是官員之間的推諉實在是耗時。不過大趙地大物博,君王大臣所要考慮的確實要比乞活軍多得多。

都督府,議事堂。

等到李信進到議事堂的時候,方元已經在議事堂裏坐著了。看著方元疲憊的眼神,李信開口寬慰道:“方司馬,日後需要你操勞的地方還多著呢?若是累壞了身體,我可是不依。”

聽著李信略帶調侃的語氣,方元撇了撇嘴,“主公若是惦念,不妨每日多多操勞一些。”聽著方元不鹹不淡的噎了一句,李信頓時打了個哈哈扯開話題。看著李信一副憊懶模樣,方元無奈的搖了搖頭。

對於這個主公,他還是真沒話說。若是別的人在創業之初,一般都是恨不得把所有的事都抓在手裏,事事親力親為。但是眼前這位呢?看了一下就直接把這些事安排給了手下的人,結果就是自己這些臣下做事的雖然沒了掣肘,但是也是累的夠嗆。

就在兩人談話中,幾個身影陸陸續續的走進了議事堂。

和當日的會議一樣,仍舊是一個長條桌子,左右兩旁依照文武放了不少的椅子。與昔日不同的就是又多了幾張椅子,看著多出來的兩張椅子,方元心中思忖多出來的會是誰呢?

麵若冰霜的吳奎從門外走進,向李信行了一禮後坐在了最後一張椅子上。看著吳奎坐下的身影,方元心裏微微一驚,“居然是他!“這一次軍議多出來的兩張椅子,一張肯定是留給黃鐸的。畢竟黃鐸久經戰陣弓馬嫻熟,而且頗為知兵。如果不是時運不濟的話,哪怕是進大趙樞密院坐坐也是可以的。所以,李信給他那麼高的榮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吳奎憑什麼?